国债买卖亏损缘于利率政策预期不够明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 11:37 《第一财经日报》 | |||||||||
特约评论员吴敏 加大贷款投放?还是长债短炒?或是眼睁睁地看着高成本的资金每天做着亏本买卖? 对于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当前富裕的资金如何投放,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自上周起,银行间债券市场7天期回购利率再次叩开2%的大门,目前已经滑至1.94%左右的利率水平。 作为中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该利率从此前的2.40%左右一路滑落,目前商业银行资金富裕程度可见一斑。 从根源看,商业银行手握重金而按兵不动,主要是目前利率预期不明朗。 升还是不升,是个问题。尤其是在利率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 利率政策预期不明的后遗症是,商业银行为回避利率风险,大量的资金纷纷追逐短期券种或央行票据,而中长期债券却无人问津,致使目前债市短期券种的中标利率节节走低,本周央行招标发行的一年期央行票据对应收益率3.2844%,创6个月来同期限央行票据中标收益率新低.而同时招标的7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为1.63%,直逼央行1.62%的法定准备金利率。 以2.25%或者更高的资金成本,来博取1.94%或者1.63%左右的利润。商业银行这种亏本买卖实是无奈之举,贷款无处投放、中长期债券无人问津、票据市场门可罗雀,目前商业银行所有的利润来源,好像都竖着一道无形的墙,富裕的资金无英雄用武之地,只好熙熙攘攘地囤积在货币市场逐利。 商业银行的这种资金运用潜藏风险。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高不下、定期储蓄存款尚未企稳、投资仍然存在反弹可能,央行再次升息的压力并未完全消除。央行和金融机构需要应对目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债券市场早有前车之鉴。 在2001年、2002年中国处于低通胀或通缩时期时,由于银行普遍惜贷,大量的资金只好在货币市场逐利,以致于一级市场中标利率节节走低,30年国债中标利率甚至跌至2.9%左右,随着中国CPI逐步走升,金融市场步入寒冬。 实际上,市场对央行的利率政策预期不明。以本次升息来看,虽然无论从贷款规模、货币供应量增幅、还是CPI指数、以及投资数据来看,5月份或6月份都是升息最佳时机,但是无论是官方文件还是官员言论,升息都无从觅影。 但在10月底,当所有的经济数据都回落至央行盯住范围时,利率调升却突然降临,金融市场措手不及。 作为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部门,央行完全可以提供给市场一个利率政策的决策依据,给市场一个较为明确的预期。 与此相对应的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虽然关于升息的语言也是含混不清,但从其连续几次升息来看,市场对美联储传导的信息具有充分的预期,因此整个金融市场“马照跑,舞照跳”。 在目前市场对利率政策目标预期不明的情况下,央行如果利用神秘性来衬托其权威性,可能市场付出的代价更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