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新论:中国房产市场何以成为富翁发迹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 23:41 人民网 | ||||||||
网友:乔新生 过去中国人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现在有些人信奉,手上有房,心中不慌。据媒体报道,现在的中国,房东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阶层。在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某些市民虽然有一份工作,但是,工资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些市民靠出租房屋或者买卖房产,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应当说,媒体的描述是客观的。在我国某些大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房地产的升值来带动的。在房地产升值的过程中,开发商是最大的赢家。一些市民通过炒卖房产,也成为了富豪。这一点与香港1997年之前的情形惊人的相似。当时,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不少香港的老头老太太都陷入其中。为了购买新的楼盘,不少人深夜排队,穷尽一生的积蓄,购买交易筹码。由于房地产投机严重,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香港的整体楼价水平下跌了6成,不少人从百万富翁变成了“百万负翁”。虽然香港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逐步扭转了楼市下滑的局面,但是,香港的经济还是遭到了重创。 与香港相比,内地还有一些不同之处。首先,内地的土地市场极不发达,土地交易缺乏规范。不少开发商获取土地的成本偏低,由于一次性缴纳了土地使用税费之后,在今后的土地交易中,不需要再向国家缴纳物业税,所以,投资房地产业非常容易获取暴利。其次,居民炒卖房产成本不高。在内地,获取个人贷款手续并不复杂,银行贷款利息也不高,只要能够筹集到前期的炒房费用,那么可以通过连续贷款的方式,不断追加投资,获取利润。 正是看到了内地市场房产的快速泡沫化,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遏制房产过度投机的举措。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利率只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完善对个人信贷的监控措施也是为了有效地防止房地产市场的不正常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房地产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地方政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由于某些地方政府官员依靠炒卖地皮、提高房产价格,实行所谓的经营城市工程,制造了虚假繁荣。所以,人们有理由怀疑,中央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在某些地区会不会落到实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不会走出当前的困境? 一叶而知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整体面貌。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如果不能排除某些地方势力设置的重重障碍,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会出现日本上个世纪90年代那种长期性通缩状态。 在我看来,解决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问题,除了加强对某些地方政府官员的行政管理以外,还必须尽快开征物业税,通过税收的方式,适当抑制部分炒家异常的房地产炒买炒卖活动。 物业税的征收,可以把国家的一次性收益变为长期性的收益,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方政府官员在自己有限的任期内疯狂炒卖地皮,制造虚假政绩,又能加大房地产的交易成本,有效地遏制炒卖房产的行为。 居者有其屋,是历代开明的政治家追求的理想。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城市规划缺乏民主,政府在市场上与民争利,城市房地产交易缺乏规范,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对策。那种寄希望于通过提高利率,或者增加个人房地产买卖的贷款条件来解决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想法,可能有些天真。如果不能解决地方政府权力失控的问题,不能通过法律特别是税收法律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开发商之间、开发商与业主之间、政府与业主之间实现权利义务的再分配,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仍然难以解决。甚至可以说,中国的房地产可能会成为导致中国经济整体崩溃的导火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