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奋的GDP与输不起的改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 15:31 《中国经济周刊》 | |||||||||
★文/邓聿文 11月15日的两篇报道,我认为把它们合起来看很有意思。一篇是有关经济学家周其仁近日在出席“2004中国IT两会”时的表示:中国GDP今年或明年应该可以超过英国,2030年则可赶上美国。这个预测出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那儿。而这还不算最乐观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张五常白纸黑字写着,只要进一步坚持开放的政策,尤其是金融方面开
另一篇是有关中华护理学会公开的数据:我国每千人只有1名护士,护士比例为世界倒数第三。不仅如此,目前我国医院病床与护士的比例还是26年前制定的,按照1比0.4配备。而就是这个26年前的标准,在实际护理中,能够达到的医院也只有10%左右。 一边是最顶级的经济学家看好中国的未来发展。当年设想的“超英赶美”如今实现一半了,另一半也指日可待;一边却是医疗卫生设施和人员的不足,社会进步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使我想起了盲人摸象的寓言。单看一边可能会使我们得出错误的看法,只有把两边对照起来,才是一个真实的中国。 改革25年来,我们的GDP每年都以近乎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着,而GDP的高速增长是以透支资源、透支环境、透支信用、透支权力为代价的。这种透支的增长,其实是有增长无发展,或者是跛足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下经济繁荣的结果,就是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普通民众从改革发展中受益的程度越来越远,滑向现代社会边缘的弱势人群越来越多。有数据表明,自1990年代末以来,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在我国以每年0.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01年为0.459,2002年为0.460)。当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遏制,这种GDP高速增长下的经济繁荣与人民何益? 我们必须看到繁荣背后隐藏的巨大社会问题。就拿“超英赶美”来说,从改革算起,我们花了25年的时间,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勉强赶上英国,要赶上美国,还要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像现在这样不出问题,并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但是,这可能吗?我们已经没有了更多的淮河可以污染了,我们也没有了更多的土地可以供某些官员和大款们挥霍了。 去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口,但同时基尼系数也接近国际公认的5%的警戒线,这是两个值得玩味的数字。基尼系数之所以接近警戒线,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全力以赴抓发展,GDP压倒一切,而丢失了社会公正。今天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无不与社会不公相关。我们是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传统极端平均主义的“一大二公”,走向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公、资源占有不公。因此,对我们来说,人均GDP1000美元所包含的社会危机因素要远大于所包含的发展后劲。 从现在来看,未来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将是“输不起的实践”。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了“错了再改”的机会,未来的任何改革实践都只能胜利。所以,如果对已经积累到令人喘不过气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没有切实的化解,那么,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将充满变数。 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对亢奋的GDP进行调理,把社会公正纳入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和效率一样受到同样的重视。简言之,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生活的主题,应是发展与公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