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业应该从全局来考虑市场风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 10:22 第一财经日报 | ||||||||
用美国传媒的话说,2005年1月1日对美国纺织业来说是一个近乎“死刑”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主宰了世界纺织品贸易市场多年的贸易配额将寿终正寝。 但对于中国,用龙永图的话说,这是一个“神圣的日子”。据最乐观的估计,全世界近5000亿美元的纺织业市场,中国将占到50%到70%的份额。目前中国占18%。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全球纺织品市场的扩大,中国纺织业也将增长两倍到三倍。
但是,近来美国纺织业频频向美国政府申请对中国纺织品进口施加种种限制,并且得到美国商务部的配合。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简称CITA)本月17日受理了美国三家纺织行业组织以“扰乱市场威胁”为由对中国输美的301类精梳棉纱产品提出的设限申请,这是今年10月以来美政府第七次受理美国业界的类似申请。随后的19日,上述三家组织又与劳工组织联手向CITA提出了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222类针织布产品延长特保设限期的申请。 美国日益频繁的反倾销和种种保护措施提醒我们,后配额时代也将迎来世界纺织品产业和市场的一次巨大重组,这是机会,也是挑战。中国的纺织品业应该多考虑一下风险。 中国纺织品首先面对的是贸易保护主义风险。美国和欧洲将更加频繁地启动保护措施和设立非贸易壁垒。目前中国还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待遇,在反倾销调查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美国还设立了种种特殊保护措施。对于美国的一些地区,如北卡罗来纳州,纺织业几乎是一些小城市唯一的经济支柱。绝对不能低估工会和纺织行业的游说力量,在大选前,美国国会曾组织专门小组前往调查中国纺织品进口给当地的就业和经济造成的“破坏”。由于一些纺织业集中的选区投票支持共和党,布什政府也表示会考虑保护美国纺织业。随着“大限”日子的逼近,纺织业也加紧设限,浏览一下CITA的“黑名单”,上面多是中国企业。 中国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国纺织业所面临的对手,在欧洲和美国市场上,都不是当地的纺织业,而是巴西、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目前东盟国家正在加紧整合纺织业。东盟的纺织工业联盟将在11月29日和30日举行的第十届东盟国家峰会上提出东盟国家纺织工业的路线图,力争在今年年底取消在东盟内部的所有的纺织产品的关税。东盟成员国早期同意于2007年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取消纺织品的进口关税。东盟四个最新的和最不发达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的纺织品进口关税将在2010年结束。 国内将迎来业内重组,大量的中小纺织企业可能会破产。取消配额之后,原先大的订单受到配额限制向几十家小纺织加工厂分散的情况将会改变,可能会向少数大规模的加工厂集中。国内中小型加工厂以后可能更难接单。 国际市场将面临过度竞争,价格压力将更大。中国许多厂商都看好取消配额可能带来的机会,一些投资已经从其他行业流入服装生产加工。印度和其他一些国家已经将取消配额看成本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绝佳机遇,但爆炸式的投资带来的可能是无法消化的过剩的生产力,结果只能是“价格挤压”。 我们认为,中国纺织业应该从全局来考虑市场风险,而不必只盯着美国厂商和工会的游说。在美国内部,还存在着制衡当地纺织利益集团的强大力量。 这是日益式微的美国纺织业与沃尔玛为代表的零售商,美国服装业巨头Gap, Ralph Lauren, J.C, Penney, Tommy Hilfiger,以及数千万美国消费者之间的较量。据估计,一旦配额取消,美国消费者最少能节省60亿美元。从长远来看,美国消费者和跨国公司的利益终将占上风,这是国际贸易的铁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