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三成海归就业难 洋文凭能否换来中国机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10:30 中国青年报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有70多万人出国留学,其中17万余人已学成回国。仅2003年,回国留学人员就超过2万人。随着留学归国人员的增多,“海归”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海归”回国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变成了“海待”(待业)。 根据世界HR实验室近期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同时40%的“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仅在上海,去年找不到工作的“海归”就有
与众多“海归”将外企作为求职的首选不同,今年年初,当许先生从法国学完MBA回国后,一心想去一家大国企或民企大展身手。4个多月过去了,尽管有一些公司陆续给了他offer(工作的机会),但他都由于不太满意而放弃了。 “如果企业没有发展潜力,如果学了MBA不能做管理,那还不如等,我又不是等不起。”37岁的许先生说,他相信自己,暂时的待业没什么可怕的。 “当然,抱怨归抱怨,生活还得生活。”小许说。如果到6月份还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他打算借二三十万元和朋友合伙开公司创业。 许先生只是目前处于“海待”状态的“海归”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海归”手持洋文凭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近一两年来,出现了部分“海归”回国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暂时待业的“海待”现象。 对此,北京海外学人创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陶庆华认为,“海待”现象是市场的理性回归,是市场逐渐理性的自动调整。 据他介绍,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留学只是少数精英人才的专利,而且出去的多是技术人才。当时很多人都留在了国外,即便回来的也基本上是体制内吸收了。 90年代以来,出国热开始升温,人员组成也日渐多元化。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央到地方各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的出台,回国成为一种潮流。当时的“海归”们也一度炙手可热,动辄年薪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国内外的技术发展趋于同步,笼罩在“海归”头上的光环渐渐褪色。不少企业在经历了泡沫经济的挤压后,也不再把拥有“海归”的数量作为提升企业形象和价值的砝码,“要能力不要背景”成为很多老板的共识。 加中经贸理事会理事长白宁算了一笔账:同样一份工作,给一个国内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两三千元就够了;而给一个同等水平的“海归”四五千元,他可能还不满意。中国的人才市场已经从几年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一些“海归”的心理期望值过高,导致他们在和本土人才的竞争中无法占据上风。 刚刚从爱尔兰读完硕士回国求职的钟小姐发现,和国内一些既了解国情、又精通外语的本土人才相比,自己的优势并不明显。“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心态都摆得很正,也愿意从零干起,但企业却未必会给我们从基层干起的机会。”她说她有的同学回国后,只用本科学历求职,反而更容易找到工作。 在中华英才网总裁张杰贤看来,“海待”现象还与“海归”成分的改变有关,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国外教育机构的开放和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出国留学的门槛一降再降,去国外读书不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近几年,“海归”族还出现了低龄化倾向。 从小在北京长大的薛先生,高中毕业后去日本读了2年预科、4年MBA的本科课程。2002年回国时,他对国内的很多认识还停留在6年前的水平。原本以为找一份称心的工作不是什么难事,没想到却四处碰壁,他用“shock”(震惊)这个词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 由于没有工作经验,薛先生只好先去了一家小广告公司当日语翻译。可是他很快发现,这份工作也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同样需要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半年后他就辞职了。几个月后,他进入一家日本企业的工厂做统计。 每月3000元的收入虽然比四五千元的心理期望值低,但也能接受。可成天对着枯燥乏味的工作,却让他感到十分痛苦。在日本学的专业没有用武之地,语言也由于没机会用而日渐生疏。今年4月,薛先生再次辞职开始新一轮的求职,但寄出的几十份简历至今石沉大海。 加中经贸理事会理事长白宁认为,去国外上学并不代表你的就业能力提高了。他建议每个人出国前一定要有留学规划和职业目标,在国外读书同样要多了解社会,尽可能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国外,清华的博士、硕士都能去刷盘子、送比萨、做搬运工,回到国内怎么就干不了呢?” 在白宁看来,做任何工作都是一个锻炼的机会,甚至可能从中发现创业的机会。他建议“海归”们回国后,不要太看重第一份工作做什么,薪水有多少,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可以先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哪怕先给人当义工,让别人有机会看到你的能力。 中华英才网总裁张杰贤则提醒“海归”们,找工作的时候,眼睛不要只盯着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实际上,现在在东北、中西部有很多的就业机会。比如最近美国的一家IT公司就委托他们在成都一次招聘600人。他建议“海待”们要及时转换观念,主动到市场上“觅食”。 “‘海待’现象可能会发出人才过剩的错误信号。”北京海外学人创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陶庆华说。中国并不是人才大国,是缺人才的,真正的人才决不会“过剩”。 陶庆华认为,目前的人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海外留学人员没有准确把握国内人才的需求信息;而国内的用人机制又不够完善,用人单位往往忽略“海归”的潜在优势。同时,中国的人才中介业务也不够发达。 比起那些还在职场上苦苦寻觅的“海待”们,刘小姐则幸运多了。她在美国取得法律专业博士学位后,留在当地工作了1年。她2001年回国发展,其间曾换过3次工作,每次都比较顺利。她认为,从国外回来的人虽然会有一段时间“水土不服”,但往往有较强的自立能力、生存意识和心理承受力,只要你的学历含金量够高,机会还是会眷顾你的。 近年来,为了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中央、地方政府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各地还创办了各种为留学生服务的特区。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办公室负责人认为,创业园确实是扶持留学生创业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满足了一部分真正有创业愿望的“海归”的需求。但就业问题的解决最终还得靠市场,政府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对于“海归”回国创业,北京物美商业集团副总裁吴坚忠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社会舆论不应该过多地鼓励“海归”创业,这无形中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压力,似乎海外留学回来的就一定要比别人强。尤其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回来后最好先不要创业,而是应该先找一个企业熟悉环境。 有着12年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经验的中华英才网总裁张杰贤说,洋文凭即金字招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哪儿读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具备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中国的快速发展将会提供很多机会,但只要是市场经济,就永远会有失业人口。要缩短“海待”的时间,只能靠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