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比刘翔们受益更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08:36 京华时报 | ||||||||
据新华社消息,10月13日,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刘翔的母校———华东师范大学授予他免试直升研究生(硕博连读)的资格。刘翔对此表示,作为奥运会冠军,他获得如此待遇是应该的。 刘翔的话可能不太得体,我们暂不深究,我们也假设他有了这次读书机会之后,能够弥补其“为体育付出太多,没有时间读书”的遗憾。那么,刘翔是最大的受益者吗?
近年来,高校与歌星影星及体育明星的“联姻”络绎不绝:台湾“性爱女王”璩美凤报考复旦博士;黄宏、巩俐、于海等与北大牵手;靠主演《一个都不能少》而走红的魏敏芝、奥运会女子网球冠军李婷等到高校“深造”;唐国强担任南开大学兼职教授;成龙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毫无疑问,这是高校与明星通过联袂达到“双赢”的一种做法,但即使是“利益共同体”,也存在一个谁主动谁被动的问题。事实上,在这一连串事件的背后,是一些高校扭曲的“品牌塑造”观念在作怪,他们往往主动出击,想方设法与大腕明星套上近乎,通过“赠送”学位或聘为兼职教授的做法,提升学校的“名气”。 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名气是怎样“炼成”的不太好说,但绝不是和莱温斯基式人物或迈克尔·杰克逊等明星“合作”的结果。至此,本文开篇的疑问就有了答案,但很有讽刺意味:在刘翔们受益的背后,似乎高校受益更大。 从长远来看,高校不但不能靠众星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反而可能由于虚荣,造成一个表面浮华、外强中干的伪高校。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11月23日 文/东方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