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日僵局需要政治家智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 12:01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 ||||||||
中国与日本都是在亚洲有着决定性影响力的大国,无论是区域多边安全对话体制还是双边安全对话,中日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与协调,都将使这种合作失去实质意义 破解中日僵局需要政治家智慧 11月20日和21日两天,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
在中国经济急速增长、能源和材料供应全面吃紧的情况下,中国关注能源与经济合作是自然的。在出席峰会之前,胡锦涛主席还对南美地区经济大国巴西进行了国事访问。 不过,此次圣地亚哥峰会令中日两国关注的却是另一个问题。日本领导人小泉纯一郎还未启程,日本方面已经散布出信息,希望能在此次峰会上实现中日两国领导人会面。日本新任外相町村信孝曾表示,日本必须利用APEC会议之机促成小泉首相与胡锦涛主席举行高层会晤。 从2001年小泉首相访华后,中日两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已经有三年多未实现互访或在多边外交场合实现会晤了。这对中日两个同为大国的亚洲邻国来说,是极不正常的。中日间的政治关系自2001年后陷入了一种僵局状态。 11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北京表示:“中方重视中日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接触与对话,但这需要创造良好的气氛与条件。”这实际上等于暗示,胡锦涛与小泉的会晤在目前的“气氛和条件”下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即使此次峰会上中日两国首脑会面,相信也只可能是“礼节性”问候,而不会令中国关系解冻。 今年10月份欧亚首脑峰会时,中方亦以“日程原因”取消了温家宝与小泉的会晤。 中日关系陷入僵局,表面上看,似乎是由于日本首相数年来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邻国强烈不满所致。而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实力与地位的上升与日本的既有地位发生了碰撞。 大国间的竞争需要有理性的引导,而日本恰恰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上缺乏一种理性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引导。从最早的“中国威胁论”,到最近的介入中俄石油合作挑起管道线路之争、在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上纠缠不休、抛出“200海里领海权”主张,以及与台湾地区在军事上保持暧昧关系,充分表明日本在政治上对中国奉行的是类似于英国在20世纪前对待欧陆大国的策略,它似乎不能容忍一个足以挑战其地位的中国出现,于是在处理两国关系时更多采取了一些对抗、遏制的手段,尽管是较为间接与隐晦的手段。这必然导致了中日间的政治僵局。 这种僵局如长期持续下去,对中日两国间的经济关系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这种“政冷经热”的状态还能维持多久? 我们已经能够看出一些端倪:在日本一次次的“参拜”、“争夺石油管道”式行为刺激下,中国针对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日益加强,直接表现为在一些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上对日本技术与设备的拒绝。在核电建设项目上,美国副总统切尼、法国总理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都充当了游说者,为本国公司争取数十亿美元的订单。但日本呢?由于政治关系的冷淡,日本的首脑外交在帮助本国企业获取商业利益方面无所作为。 从中国方面来说,来自日本的长期贷款曾在过去20多年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日本仍然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国之一,而日本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3 年对日贸易占中国外贸总额的 15.7%。对贸易依存度已超过60%的中国来说,日本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两国经贸关系受到政治关系影响而萎缩,后果将是中日两国都不愿看到的。 中日政治僵局的持续也将对亚太政治安全形势产生消极影响。中国与日本都是在亚洲有着决定性影响力的大国,无论是区域多边安全对话体制还是双边安全对话,中日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与协调,都将使这种合作失去实质意义。在朝鲜半岛核问题、台湾问题上,中日两国都迫切需要对方的合作。在钓鱼岛问题上,双方都需要克制,以避免争议升级成为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稳定的冲突。 因此,不难看出,日本如果不能与中国实现正常的政治对话,将会引起东亚、东南亚诸国对其是否具有区域领导力的怀疑;如果不能取得中国的信任,日本很难取得近年来孜孜以求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毕竟,经济上日本先于中国成为大国,但在全球政治影响力上,中国仍有自己不可替代之处。 有相当的意见认为,日本小泉首相秉持“我行我素”的政治信念、一意孤行是引发中日僵局的关键因素。因此解开中日关系僵局,需要日本政治家具备更宽阔的胸怀——对内有必要调整日本公众有恩于亚洲经济发展的心态;对外正视全球市场的变化和中国崛起。审时度势,迅速制订全新的、有利理性竞争的、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双边与区域合作的对华关系新原则并贯彻实行,这是打破中日僵局的不二选择。而中国方面,也应适当采取灵活的外交手段来促成这种转变的达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