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公务员培训形式化和高学历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09:56 南方都市报 | ||||||||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江苏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第二次大会将“大规模培训干部”作为重要议题。议题所针对的现实情景,一是某些领导干部交往应酬多,学习研究少,知识和本领都在退化;二是该省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占50%稍强,其余的只是大专以下学历,这样的人才结构不适应新的执政要求。江苏省委为此要求,今后5年内,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必须更新5门业务课程知识,参加一次省级党校(行政学院)以上规格的脱产培训,普遍达到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
江苏的这些举措是一个缩影,反映了领导层对于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虽然其中的一些具体规定,如“每年至少……”以及“普遍达到……”之类,在可行性上或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以雷霆手段推动工作,却是目前很普遍的一种领导风格。可以预见,公务员培训工作将因为自上而下的加大力度而得以进一步加强。 但是,公务员培训工作要真正富有成效,除了需要领导重视,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因为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与水准,是转型社会中最重大的公共问题之一。但是政府人员的培训与其他类型的组织例如企业的人员培训有一点重要的不同。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必须投资于员工培训,其中的费用成本是企业“内部承担”的。培训效果不好,它们自身要承受亏损乃至破产的风险。政府官员的培训费用,主要来源是公共财政。如果花了钱而培训不好,其负面的效果将“溢出”至社会,由全体社会成员来承担。所以广大公众关注公务员培训,不但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但是理性的关注应该体现出建设性的导向,这要求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公务员培训的质量和质量检验标准上面来。 近年来,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公务员培训备受重视。如果加上出国“洋进修”、自费半自费的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各种讲座乃至为干部专场开设的“性社会学知识讲座”等等,广义上的公务员培训可以说已经蔚为大观,成为朝阳产业。应当肯定的是,许多公务员表现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他们有一种对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迫切要求。还应当肯定的是,公务员培训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一门系统的科学知识。 但是也要承认,公务员队伍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建立学习型政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及其运用。在这些人眼里,洞悉官场人脉、善于交际应酬才是更重要的“学问”。这种状况的存在,有复杂的社会与体制上的根源。消除这些根源有赖于多方面的改革相互配合,应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公务员培训所单独承受的。但是,它从反面凸显了一种必要性,就是我们迫切需要用现代公共管理科学去优化公务员体制,重塑政府形象。 也是从这样一种迫切性来看,目前公务员培训工作的质量急需提高。由于相关学科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许多公务员培训课程质量不高,要么还停留于相对陈旧的一般宣传解说,要么就是仅仅介绍西方理论,或者是某些“热门”或外围知识的拼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和实际两张皮。不必否认,培训机构的高水平的师资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在实际的社会政治生活当中,政府机构的运作与相关的理论与科研本身就是两张皮,彼此之间相互进入的门槛很高。 所以,政府运作的“黑箱”和理论研究的“空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公务员培训要提高质量,必须包含一个更大的命题,就是现代公共管理所说的,政府与专业科研机构要结成“伙伴关系”,共同研究转型中国条件下的公共管理问题。相应地,要以是否有利于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为最终检验标准。这样来认识,可以避免公务员培训的泛化与形式化,也可避免单纯追求高学历的倾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