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关键在于资本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 12:58 《财经时报》 | |||||||||
最近一些商业银行陷于深深的苦恼之中。 一方面,由于央行票据到期、企业结汇资金源源不断,以及居民短期存款的增加,商业银行的短期流动性非常充裕,在主动性放贷减少的情况下,央行票据、短期券种以及回购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居民储蓄尤其是中长期定期存款增幅连续7个月下滑。商业银行的长期流动性开始捉襟见肘。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定期储蓄存款增量占全部储蓄存款增量的比重,一季度为62%,二季度为31%,下降非常明显。 商业银行的这种资金结构,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在目前投资拉动下的贷款长期化、而资金来源的短期化的前提下,中国银行业“存贷款期限错配”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如果宏观经济再度扩张,项目具有巨额利润,商业银行将会不惜铤而走险,资金期限配置将进一步错位,最后会直接导致银行对挤兑风险化解无力。 从表面看,商业银行的资金砼洌怯捎谀壳暗拇婵睢案菏找妗薄用竦氖种凶式鸫罅苛鞒鲆邢低常蚴找娼细叩?lt;a class=akey href="http://finance.sina.com.cn/bond/index.shtml" target=_blank>债券、基金、房地产等市场,甚至流向民间或地下的高利贷活动所致。而这种流向的结果,多将银行的长期资金来源——储蓄存款变成了流动性较好的企业短期存款。 但从根源看,居民这种配置资金的结果却是对目前中国金融资产定价方式的不满。因为,目前中国居民能直接消费的存款和凭证式国债——这种信用最好的金融产品,价格由央行和财政部定价。这种定价,由于多种利率的博弈,存在扭曲的现象;同时在银行间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由于利率自由化程度较高,金融产品定价多由于市场决定,因此比较能反映金融产品的真实价格,或者说较为理性。 其实,上述现象构成居民资产和机构资产的不同价格,体现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居民个人资产歧视性定价,使中国的金融产品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如凭证式国债、存款、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金融产品就存在诱人的利差,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金融产品中介,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更是绞尽脑汁,通过理财产品或基金产品,将居民的储蓄引向货币市场以及交易所市场,从而使银行的长期资金来源——居民储蓄流失。 按照常理,以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行为无可厚非,而且金融产品多元化引致的储蓄分流,也有助于提高全社会投融资效率和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以减少银行承担储蓄转化投资的压力。但是,由于中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衡,商业银行资金的这种错配严重制约了经济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以及银行安全。 按照一般规律,短期资金需求主要靠银行贷款,即间接融资的办法予以解决;长期的资本需求,则主要应当靠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可以避免用短期资金来源,解决长期资金需求的种种弊端和风险。而中国目前的现状是,90%的企业长期资金需求通过商业银行以间接融资渠道解决。 据统计,由于近几年来股市持续低迷,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直接融资,占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的比重,从2000年的12.17%下降到2003年的4.27%,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比例。 众所周知,如果长期存款资金来源减少持续下去,将使商业银行信贷面临多种风险。在国外发达国家,由于有信贷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工具可以缓冲信贷资金期限错配的风险。而在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还没有最后走向操作层面,因此要短期化解这种金融风险,央行则必须有效增加居民对长期存款的积极性。 或许,正是商业银行这种资金错配风险愈发严重,引发了此次央行敢冒国际游资再度长驱直入的风险而不惜加息,甚至持续加息。但是,如果中国金融产品的定价方式未能根本性改变、中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未能有效扭转、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不能尽早实施,通过加息来解决商业银行的长期资金来源,只能是饮鸩止渴,将风险推迟。而商业银行资金配置的扭曲现象及隐藏的风险仍将继续存在。 【版权声明】本文为(媒体名称)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财经时报》授权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