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又见涨价风起 > 正文
 

通货膨胀压力日增 积极财政政策艰难转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 10:02 中国经营报

  11月6日,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透露,明年将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在推动宏观调控的同时,适当削减赤字和削减公共投资,积极增收节支,推进财政改革。

  这是继日前央行加息之后,官方首次明确提出财政政策转型问题。而在此前的5月27日,财政部长金人庆曾提出,为确保中国经济稳步健康发展,财政政策将由“积极”转向“中性”,从而在理论界引发了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中性”的大讨论。

  有意思的是,对于业界关于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楼继伟认为这种表达并不准确。他认为,中性财政政策可以有两种理解,政府没有财政赤字或者财政赤字保持不变都可以叫做中性财政政策,所以用稳健的财政政策更加准确。

  对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宋国青教授认为,以传统的观点看,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中性和紧缩三种取向,所谓稳健的财政政策因各人理解不同很难定义,但可以肯定至少是非扩张性的。

  而且,最终迫使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是日益高涨的通胀压力。

  通胀压力显现积极财政政策面临转型

  为了拉动内需、培育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从1998年开始,我国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至2003年,6年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0亿元,测算拉动形成投资总规模3.5万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的赤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近三年来赤字规模连续三年突破3000亿元,2002年及2003年财政赤字连续两年达到3198亿元?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并列的高峰。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曾指出,通过政府投资的拉动,最终刺激民间消费和投资需求,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初衷。在过去的5、6年里,积极财政政策为GDP的增长贡献了将近两个百分点,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初的积极财政政策,就不会有今天中国经济形势的总体面貌。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副作用也开始显现出来。目前我国已经累积了2万多亿元的国债规模,财政整体风险正在提高。

  但是最终迫使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则是日益高涨的通胀压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水平同比上涨5.2%,只比上个月回落了0.1个百分点,已经连续3个月超过警戒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季度则增长了13%,其中后几个月还有增幅扩大的趋势,9月份甚至达到了14%。

  为此,国家陆续出台了包括紧缩银根、限制重点行业投资、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而在这种情况下,积极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转型退出,货币政策执行的效率势必将被大大削弱。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林跃勤指出,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看,扩张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常是一种临时性反经济周期的手段,如果长期实施,则在带来积极成果的同时难免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刺激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和转型问题。

  稳健财政政策可能进一步打压过热行业

  正如宋国青所说,在理论界对于“稳健”的财政政策的提法有多种解释。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稳健”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财政并不是从建设投资领域全盘退出,而是通过适当控制和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优化国债支出方向、适当增加社会公共开支达到有效地规避财政风险和减少国债资金安排使用中的负面影响。

  有专家指出,重大国债项目投资的立项、规划设计、施工投产等是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对千差万别的复杂情况采取一律叫停的方式进行“速冻”、急刹车,而必须适时、适度、渐进,否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并造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此外,积极财政政策退出不可避免地会打破与积极财政政策绑在一块的既得利益格局并带来一定的阻力和一些不稳定因素,化解这些矛盾也需要有一个缓冲过程。

  对此,楼继伟也曾强调指出,明年在中国经济偏热的情况下,要采取辅助性的财政政策,但应该支出的还要支出,不可能大幅度消减赤字。

  而面对财政转型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担心,有专家认为,与1998年相比,目前全社会投资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分依赖国债资金的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变,财政政策的转型并不会影响到社会投资增长动力和整个经济发展态势。

  从投资来源看,2003年全年、2004年上半年自筹资金、利用外资和国内贷款的增幅都比较高,其中外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已提高到10%以上。而国债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所起的作用却在逐步下降,如长期建设国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9.4%,下降到2003年的5.9%。

  对于财政政策转型可能直接导致的国债投资的适度调整,有专家认为将由此减少对生产项目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引导银行相应地减少对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等的贷款规模,从而抑制对生产资料及投资品的市场需求并减少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并为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抑制通胀提供宽松条件。

  作者:胡朝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通货膨胀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