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那些所谓评论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 09:34 新京报

  英文里有一个字叫critic,意思是评论家。后来我查了一下发现critic还有一层意思:afaultfinder,就是专挑别人毛病的家伙,也就是北京人所说的“事儿妈”。

  昨天,“张艺谋及中国电影艺术研讨会”在京顺利举行,与会的也大都是评论家。看到这里一定有看官会问,为什么现在评论家这么多呢?我大概分析了一下,因为当下生逢盛世,物泽民丰,大家既不需替父从军也不必万里寻夫。这种环境最适于评论家生长,所以
就有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纷纷涌进评论家的行列里来。中国评论家的社会待遇不错,批评家在我们的社会上地位还算不错。

  这样的地位估计真的会让他们的外国同事羡慕得要死。记得美国名片《人鬼情未了》里面帕特里克·斯维兹和黛米·摩尔这对小情人在聊天,摩尔说,《纽约时报》的评论家对她的雕塑评价不错。斯维兹大大地不以为然,说:“NewYordTimesisjust somefrustratedlittlecritic withpimpleonhisassflundedoutofartschool,sowho careswhattheythink.”(大意就是说:《纽约时报》的评论家都是些失意的小文人,屁股上长着红疙瘩,在艺术学院考试都考不及格,中途退学跑去做批评家,谁在乎他们想什么。)有数千万读者的《纽约时报》的评论家都被糟践成这般模样,一般的评论界同志还怎么活?幸好国内的评论家很少有机会去北美发展。

  不过也有例外,美国影评人宝琳·凯尔2001年9月4日在美国麻省去世,享年84岁。宝琳曾经在1968年至1991年担任《纽约客》杂志影评人。她去世后ABC新闻评论说:“宝琳·凯尔奠定了美国影评的形式。”我曾经查阅过关于她的资料,使宝琳·凯尔“扬名立万”的事件是她拆除了影评中“高”与“低”的隔墙,“在对《邦妮与克莱德》和《巴黎的最后探戈》的评介中,她显示了既能欣赏‘高尚’也能欣赏‘亵渎’……”其实说白了宝琳·凯尔不是以形式或者理论来分析电影,而是以感觉。美国人民能有这样一个被称为是“电影最好的情人”的评论家。真幸福。

  本周主持周松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