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自由化 不清晰的开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 14:42 《全球财经观察》 | |||||||||
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实现银行存贷款利率自由浮动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最重要的内容。如果银行体系的存贷款利率不放开,其他方面放开与真正的利率市场化要求相差很远,金融市场无法形成风险定价机制。 或许,对于致力于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央行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文|张邦松 发自北京 至少在目前看来,2004年10月28日对于中国金融改革的意义,仍不明朗。 中国人民银行在当晚宣布,把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时,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 关于加息问题的争论终于有了答案,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一个长期的加息通道正在形成。然而,比起央行对事实上的负利率所做的一些谨小慎微的补救,更值得人们期待的或许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在这个方面,开放贷款利率上限似乎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举措。 “这次政策设计基本是实事求是的,是央行在对不同市场了解非常充分的情况下,采取的一个比较巧妙的政策组合和设计。”前央行研究局专家陆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这不足以让我们对期待中的、由银行自主定价的金融市场过于乐观。陆磊同时指出,虽然开放贷款利率对于市场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但是由于一些制度性、结构性的束缚,这一政策对于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将会相当有限。 在此次调整之前,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浮动区间是0.9倍到1.7倍之间。而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几乎所有的银行在企业贷款中都没有用足贷款利率上浮的空间。“在正常的商业环境下,原有的利率浮动区间已经比较宽了。”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教授钟伟认为。那么,此次将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至2.3倍,乃至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其作用似乎就相当有限了。 禁飞区已经开放,却找不到一架性能强大的飞机在上面飞翔,这就是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尴尬。 一般来说,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价格,它的基本功能是分配金融稀缺资本的标准,通过市场的利率机制能够把稀缺的资本分配到经济效率高的地方去。在一个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对贷款客户所处行业、赢利能力、存续年限以及它以前的信贷记录,对其进行评级,资信高的客户可以取得更高的受信额度,贷款利率也可以相应优惠。同时,对一些资信不太明确,不能提供合格抵押品,赢利能力又不是特别稳定的企业,银行可以不发放贷款或发放比较高利率的贷款。 “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陆磊认为。在现实情况下,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中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各家银行对优质客户的争夺往往是不遗余力的。这种以大型国企为代表的所谓优质客户资源非常有限,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大多数银行不愿提高贷款利率,而是争先恐后地提供低利率贷款。这意味着,对于大客户的争夺,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变得毫无意义。 同时,对一些资信不高、抵押品不足的企业,本可以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对其实行贷款高利率,但实际上,商业银行对此态度普遍比较谨慎,宁可放弃这部分利润,也不会冒险发放这样的零星贷款。 而且金融资源大多集中在四大行手里,他们对于中小客户发放贷款,从技术上来讲比较困难。“因为现在只有一级分行和总行才有贷款的权限,真正了解这些中小企业的往往是基层银行,但它却没有权力发放贷款。”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教授钟伟说。 而对于大部分中小银行来说,由于普遍存在的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资产比例大等问题,贷款利率浮动权,对它们基本形同虚设。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能够自主地发放信贷,根据企业的赢利状况和风险状况来决定利率的高低。但是现在商业银行在经营的时候却受到来自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及监管部门等多重干预。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银监会会限制商业银行对某些行业贷款。而监管者对某个行业所作出的判断,未必符合商业银行所作出的独立判断。也就是说,即使银行可以通过利率浮动为贷款定价,但监管者可以决定贷或不贷,有没有资格贷。 “这样利率市场化的权力也就被架空了。”钟伟说。他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银行治理结构、监管者,地方政府等诸多因素都制约了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战役已经打完一半的情况下,发挥更好的作用。” 由此看来,开放贷款利率无法在金融市场掀起太大的波澜,但央行对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决心却因此一览无余。央行于1998年至1999年,三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04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再根据企业规模和所有制性质,而是根据企业的信誉、风险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贷款利率,逐步形成了按照贷款风险成本差别定价的格局。 2003年,时任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就曾公开指出:“假如不主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很有可能使我们在市场博弈中,非常被动地接受变相的市场化利率,即接受实际上在某种程度已经自由化的现实。” 而此次央行新闻发言人也表示:“随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理体制趋于完善,定价能力不断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不再对贷款利率设定上限可以使金融机构更好地根据贷款风险确定利率水平,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 对于如何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央行早在2003年就为此设立了一条 “路线图”:从货币市场起步,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其中贷款利率先扩大浮动幅度,后全面放开,存款利率先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后放开小额和活期存款利率。 有关专家指出,此次贷款利率开放与“先贷款,后存款”的顺序完全一致,也符合国际惯例和经济学规律。可以预见,存款利率的开放将会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下一个目标。 “当然,这有很长的路要走。”陆磊说。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对开放存款利率显得更为迫切,他认为:“占金融市场主导地位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完全在政府的管制下,这是导致利率市场化改革无法彻底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实现银行存款利率自由浮动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最重要的内容。如果银行体系的存贷款利率不放开,其他方面放开与真正的利率市场化要求相差很远。如果这块不放开,金融市场就无法形成风险定价机制。或许,对于致力于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央行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