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文化层面做深消防日活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 09:47 新京报 | ||||||||
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 笔者以为,借此时机介绍一下日本防灾安全文化教育的做法,应该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以东京消防博物馆为例,它集中展示了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明治时代(1867
可贵的是博物馆中的大量展品及精致模型,这使人看到日本的防灾规划始于江户时代。尽管报警的木楼已无法与现代的信息系统相比,但东京都消防的完整性及社会发动自愿者行为依然值得我们借鉴。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灭火进步,是修建了多处火警瞭望台。明治时代已使用的消防机械除蒸汽泵外,还有救助梯和救助袋,并在某些地方使用了初期的消火栓。 现在日本的都市消防工作是昭和时代的继承。昭和2年(1928年),日本开始了“119”火灾专用电话;昭和5年(1931年)日本将12月1日定为“防火日”;昭和11年(1937年)开始了由6辆急救车进行的急救业务。在昭和23年(1949年)日本成立了由市町村管理为主的自治体消防,并组建了东京消防厅,全面推进了都市防火进程。 我国迄今未使用的都市消防直升机,在日本于1967年便投入使用,并成功地实施过多次空中灭火、空中救援、空中急救的使命。 其实,翻阅中国古代防灾史料会发现,中国最早的火灾记录源于甲骨文记载,最早的关于消防机构及措施的记载也为公元前564年……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对于这些历史,尤其古人的安全防灾思想传承不够,缺乏的是将它们从灾害层面上去加以梳理,并用文化去使之串成一体。 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全国各大城市应在自己现有的消防教育基础上,开始以消防安全文化为中心的教育,尤其要关注历史上的消防史料的整理,力求整合尽早建成中国的消防博物馆。 第二,每年的消防日要找准主题。如近年来可结合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奇特”建筑,加大对超高层建筑火灾评估、性能化设计为主的宣传教育,虽然它们是侧重于技术与管理人群,但也会对在社会上普及并深化消防科技知识起到作用。 第三,目前,世界各国的国家志愿消防队伍建设已成规模,我国应研究并实践这种模式。因为它不仅补充了国家固有防灾救援队伍不足,更可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社会与社区防灾减灾共同安全的理念。 □金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