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行业专题--石油业 > 正文
 

中国式分手 外资为何纷纷撤离中国石油工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 13:52 《环球企业家》杂志

  面对中国强劲的能源需求,西方石油巨头为何相继不进反退?

  两家外资能源公司近期宣布退出东海天然气项目,标志着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石油工业的步伐再次停止,而这个投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一度被认为具有丰富的“想像力”——油气田位置好,天然气服务于正面临电力和燃料严重不足的浙江省和上海市。海外分析师据此认为,退出该项目对其他公司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壳牌、优尼科在随后的声明中称,由于“商业原因”,它们决定不再继续履行有关东海西湖凹陷区的合同。在这一项目上,两家公司分别拥有20%的权益。该项目其余的权益由两家中国石油集团,即主导项目开发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各占一半。

  虽然中海油总裁傅成玉称,该公司对东海项目的未来有信心。然而,此番退出凸显了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石油行业的矛盾。一方面,三家海外上市的大型中国石油企业在不缺资金、不缺技术的状态下,吸引海外投资者更多的是信誉的考虑,海外投资者如何带来“独特价值”,并在保证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分食“中国蛋糕”;另一方面,面对中国强大的能源需求,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兴建油气管道和液化天然气终端,外国投资者虽然对中国市场欲罢不能,但现实中中国错综复杂的项目监管和审批程序等等问题,又令其望而却步。

  虽然跨国公司“集体大撤退”显然言过其实,但外国投资者调整他们将资金投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已经开始。2004年8月4日,共同持有西气东输项目15%的壳牌和中华煤气(003, HK),以及分别持有15%的埃克森美孚、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宣布退出西气东输工程;年初,英国石油(BP)出售了其持有的2%的中石油股票,壳牌也抛售了其持有的约19亿股中石化股票;同时,未经壳牌证实的消息:壳牌亦将退出其与中海油合作的1200万吨的炼厂项目。

  事实上,由于大庆的产量持续下滑及限产,同时中国上半年经济较上年同期增长近10%,中国正在加紧确保足够的能源供应,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认为,“任何商业谈判中的撤出很正常,中国的石油企业也需要确保利润最大化,而上游资源是全世界石油公司争夺的资源,在资金技术有保证的前提下,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自己做的项目当然要自己做”,他强调,“这并不意味中国吸引外资的态度正在趋向保守或者谨慎。”

  中国的石油企业通过内部储备和银行贷款完全可以承担重大石油项目开采中的风险,这意味着过去以资源换技术、资金的谈判正在转为强调商业利益的实用主义的博弈。中海油首席财务官邱子磊回应东海天然气项目,接受海外媒体采访称,中国海上油田能生产出的油气可能并不多,但是这些产量可以维持中海油的增长;而在海外投资者来看,东海天然气项目的储量及市场前景显然不够乐观,在无法达到投资收益率的情况下,放弃中国、投资全球其他国家是理性的选择。

  另一方面,中国的石油企业正在通过努力开拓风险高且陌生的海外市场,而对于国内市场的争夺,跨国公司必须进行务实的策略调整。在退出西气东输项目后,BP首席执行官德开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石油在管道技术、施工技术上、资金上并不缺少,我们无法看到BP带给这个项目的独特价值”,而BP正在将更多的投资集中于技术、管理含量较高的中下游的石化项目中,如上海赛科,利用BP的品牌优势拓展海外市场销售。

  一位长期跟踪西气东输项目谈判的业内人士则认为,“外国投资者在商业利益谈判中需要发挥更多的灵活性”。在他看来,“完全照搬国外的投资决策程序有可能延误谈判时机”,他举例称,壳牌决策经常需要半年、一年时间,在投资收益率上似乎是没有谈判余地,西气东输项目中,中石油独立完成了管道建设后,谈判筹码自然水涨船高,谈判的分歧自然被拉大。

  在商业利益之外,海外投资者在中国面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更显得尤其复杂:国家安全及政治、自然资源的控制,当然,还有中国自身的情况,“中国没有明确的机构来管理天然气行业,外国投资者的一项申请需要获得许多部委和机构的审批,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常常自定规则,导致它们在与外国公司的谈判中出现利益冲突,影响谈判进展”。

  外资撤离的种种原因

  开发风险

  东海天然气项目,双方无法就储量及市场前景的评估及收入分成问题达成一致。从1998年到现在,中国就没有什么特大的发现。同时,中国新探明的石油储备质量一般都较差,开发成本高、风险大。

  投资收益率

  外方在综合考察了西气东输工程的各项风险之后,坚持工程只有达到15%的年收益率,才肯按框架协议规定的出资比例投资。而对于中石油来说,如果按这一收益率推算出的天然气价格销售天然气,下游用户将无法承受。因为,在下游三大类用户(天然气电厂、工业、城市燃气商)中,仅就效益最好的城市燃气商而言,其年收益率也一般不超过10%。

  中日纷争

  中国试图在东海西湖凹陷区,尤其是在春晓气田开采天然气资源的行动,已引起业界的密切关注,因为日本政府日趋表示关注,认为当地油气储备跨越了中日两国专属经济区之间的“中线”。但壳牌表示,该公司撤出该项目的决定与日本的忧虑无关。

  控制权之争

  东海天然气项目,外资退出的一个原因是中外双方在西湖项目的股份安排和产量分成方面存在分歧──中外企业在西气东输项目上合作的破裂也是出于这一原因。壳牌和优尼科公司在勘探、开发和推广西湖天然气的合约中各持20%的股份,而中国石化和中海油分别持有30%的股份。(文/《环球企业家》□ 王亦丁|文 出自:2004年11月 总第104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外资新闻 全部石油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