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央行加息 > 正文
 

加息讨论为何冷落农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 08:47 新京报

  日前,关于央行加息的讨论进行得很热烈,某知名媒体还做了“加息让谁欢喜让谁忧”的专题,该专题的副题为“半数人认为对自己是好事”。至于“半数人”是指哪些人,却并没有指明。

  其实,这家媒体只调查了京沪穗三个城市。用这样的调查来代表城市居民的想法可能都勉为其难,更别提全国的农民了。事实上,在这场讨论中,媒体对农民意见的忽视,值
得深思。

  首先,这次让农民坐冷板凳的原因,是农民长期在现代金融服务中坐冷板凳。从此次加息后“全国人民”最关切、专家讨论最多的房地产贷款、股票走向等焦点问题来看,都跟农民没关系。在农村,农民还不能按揭购房,“现代金融”并没给他们多少“提前消费”的机会。至于炒股票、买基金、投资外汇理财等,就更是城市居民的事了。不少农民几乎只有惟一的、最微利的“投资理财”方式,那就是在农村信用社存款。所以加息了,农民肯定高兴,这家媒体所谓调查显示的“半数人认为对自己是好事”的结论也就不准确了。

  其次,使农民在现代金融服务中坐冷板凳的原因,则是农业、农村在资金市场上的“剪刀差”地位。有关数字显示,全国金融机构存款超过20%来自农村,但农业贷款还没占到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6%.除信用社外,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不发放农户贷款,但这些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机构却吸走了农村一半以上的存款。这就是资金的“农村支援城市”,也就是典型的“穷帮富”。如今,我们在讨论加息等金融问题时,却淡漠甚至忘记了农民,这是很不应该的。

  还有一个“城乡差别”不能不提,那就是当城市居民自由享受利率下浮、条件优惠的各种消费按揭贷款时,农民在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却是利率大幅上浮的。农民没多少选择余地,因为近五年来,四大国有银行从农村撤掉3万多个营业网点,使大部分农民只能依靠农村信用社。值得欣慰的是,有关方面在此次加息并决定放开贷款利率上限时,没有给信用社这个权力。但在城市银行几乎都不对居民个人贷款执行上浮利率时,农村信用社经常执行最高可达基准利率2.3倍的上浮利率。这一点是否公平,完全有必要听听农民的意见。

  □谢风华(湖南职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