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美元政策将成历史 抛售美元的号角已吹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6日 14:33 南方日报 | |||||||||
虽然不会有什么大张旗鼓的仪式,但强势美元政策在未来的几年内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直至消弥于无形。 无论是约翰.斯诺还是其他的什么人来担任美国财政部长,未来一段时间,都还会在口头上奉行强势美元的政策,但这样做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防止美元出现无序暴跌。斯诺近期关于强势美元政策的讲话听上去怎么都有些口是心非的味道,全然不像是在重申早先前财政
但是,公开放弃实行近10年的强势美元政策无异于吹向抛售美元的号角,这如同在每张美钞上印上了“半价”字样。 基于上述原因,人们或许永远都不会看到斯诺的前任保罗.奥尼尔所宣称过的那种大张旗鼓宣布货币政策改变的场面。奥尼尔曾经表示,如果美国货币政策发生转变,他将租下纽约的扬基体育场、在铜管乐队的伴奏下向全世界宣布这一消息。 与此相反,布什政府则将坐视强势美元这一概念逐渐淡化。自2000年1月以来,就再也没有人相信美国的高层经济决策者会为美元的有序贬值而感到不安。强势美元已成为昨日黄花,不再是现行货币政策的代表。以几乎所有标准来衡量,美元都必须从无法维系的水平贬值,以缓解美国制造商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并改变其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局面。 然而,在理想的逐步滑落和全面崩溃之间存在一条极其分明的界线,而最大的风险在于外汇市场中疾速积聚的巨大动能,以及汇率波动过度的趋势。这正是全球央行官员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强调:最令人担忧的是汇率波动的速度、而非特定的汇率水平的原因所在。 强势美元是对早些时候货币政策的一种批判。上世纪80年代,在全球各国对货币政策进行管理的高峰时期,《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定》尽管在初期获得了成功,但同时可能也为外汇市场的崩盘埋下了伏笔,并最终波及美国股票市场,直至引发1987年美国股市的危机。 鲁宾当年制定的强势美元政策实质上全面否定了以往那些试图大范围管理汇率的做法。鲁宾此举将货币价值的决定权从发达国家首脑们的会议桌上转移到了货币市场的交易台上。此后,美元的合理价值不再由各国首脑决定,而是由市场来决定。 此外,美国官员不再通过口头干预来影响美元汇率。而作为一种战术,鲁宾的前任曾有意通过这种做法来推高或压低美元汇率。自鲁宾就任财政部长起,他所发表的评论都可以归结为一句简单的话:强势美元是美国国家利益所在。 鲁宾从未暗示过美元升到什么水平才算是强势美元。在他看来,强势美元的根源在于它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所具有的吸引力,而不在于某一特定日期的相对价值。 鲁宾对于干预货币市场没有太大的兴趣,这既有理论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理由。央行通过干预市场来达到影响汇率的目的绝不是一种成熟的政策,在实践中也并不十分有效。尽管克林顿政府的几任财政部长曾为避免汇率大幅波动而联合对汇市进行干预,但那更多地是为了配合欧洲和日本央行的干预行动。 布什政府对于通过干预手段管理汇率的做法也一直不以为然,尽管在减缓日元升值的问题上对日本入市干预的做法多次表示宽容。不过,未来我们可能看到的情况是,汇率的决定权将可能再次落入各国政府高层的手中,即便不决定汇率水平,至少也将左右汇率的走势。 如果七大工业国和中国共同制定方案,以确保美元长期、有序地贬值下去,美国可能将很乐意予以配合。而与美元跌破100日元或欧元突破1.35美元相比,上述情况更有可能敲响强势美元的丧钟。鉴于人民币基本钉住美元的汇率体系限制了美元兑一篮子贸易加权货币的全面走低,中国的参与将是上述运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恢复各国政府在汇率问题上的协调行动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单方面宣布强势美元的做法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确符合美国的利益,但时过境迁,政策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因而,作为上个时代的遗留物,强势美元政策如今风光不再了。 琼斯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