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改名上过把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 11:29 中国经济时报 | ||||||||
慕毅飞 这话早就想说,但没有一个合适的由头。现在好,温州一个民营企业家把教育部告上了法庭,就因“国家教委”改名叫了“教育部”,他受托加工的百万份教师资格证书全成了废纸,弄得1671万余元的损失无人买单(11月4日《北京晨报》),让人不由得想对“改名”成风说上几句。
有的部门撤了、扩了、并了,这名不能不改;但有些名就改得匪夷所思。譬如笔者所在的市,“劳动人事局”有什么必要改为“人事劳动局”?面对部下的质疑,曾有位部门领导不无调侃的答道:机构改革得有人领导,“劳动人事局”是不能撤的;可“劳动人事局”总得在机构改革中带个头吧?那就把“劳动人事局”改为“人事劳动局”。话是可以说说笑笑就过去的,可这局的印章、信笺、信封、票据、表格……肯定都得拿钱去换新的。 教育部,改名叫教委时,说是为了加强协调功能;那么,改回为教育部了,是不是因为不需要协调功能了呢?怕是没有这个说法。专科学校改名叫学院,学院改名叫大学……改着改着,突然叫停,既然可以叫停的,当初是否就可不改?在这改来改去之间,不知会损失掉多少个1671万元。撤乡建镇,撤县建市,同样是只改了个名,但从筹备、申报到庆典,花掉的钱可就海了去了。这一改,所有单位的名称都得跟着改,又会是多少个1671万元呢?真是天知道。 教育部的一种证书,就损失了1671万元,教育部还该有其他证书吧?除了证书,还该有别的印制品吧?国家的教育部有这个损失,省里的教育厅呢?地县的教育局呢?一个教育系统如此,别的系统呢?一个政府改了名,所有的部门都得改,那天文数字一般庞大的款项,怕永远是个黑洞。统计局不会统计这个,审计局也不会审计这个,但纳税人却都得按单照付。 总有些人爱过改名的瘾,在地名、单位名上折腾。可要真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改改义务教育由农民买单的规矩多好,改改变着法子找学生搂钱的陋习多好,改改导致学生负重难减的高考制度多好……人心思变的改革年代,人们并不怕改,但别让百姓觉得“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鲁迅语)”;更不能改来改去,连个成本都不算。像“教委”改成“教育部”等等,即使该改,也该弄个过渡期,把印好的东西用完再说,至少让纳税人少花点冤枉钱!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