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执政基础坚如磐石的有力保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 09:41 南方日报

  作者:财政部驻广东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作为财政部派驻广东省的办事机构,我们在执行中央财政政策,促进财政改革和管理,服务广东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亲眼目睹和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以及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为壮大中央财政实力和提升综合国力作出的重大贡献,感受了广东人民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大省的气魄,看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造的辉煌成果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省份,广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经济总量上几乎再造了72个广东,2003年GDP占全国的1/9,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一。广东的变迁,生动地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巨大威力,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和特点;广东的实践成果,形象地诠释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精髓,向广大民众展示出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历史的使命感与奋斗精神。

  绘制“泛珠三角”蓝图,不断扩大发展空间

  2003年7月,广东率先提出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构想,得到了相关八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积极呼应,经过近一年的协调、沟通和运作,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形成了以珠江水系为纽带,山水相连、人缘相亲、利益相关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2004年6月,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会展中心召开,这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式启动,成为一个新的发展里程碑。如今,“9+2”从论坛到洽谈会,为构筑“超级经济增长极”拉开了序幕,并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合作领域涉及经贸、交通、能源、科教、旅游、农业、劳务等方面。广东作为“9+2”的发起者和重要成员,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征途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有关经济专家预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的搭建,将使南中国形成一个抢占世界经济高地的区域合作大平台,创造一个构建统一大市场的新时代。广东省的领导集体用实实在在的大手笔,表明了他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独到认识,体现了他们对求真务实精神的弘扬,对科学判断形势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视。

  壮大民营经济实力,拓展富民强省途径

  广东省委、省政府针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他们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公平竞争与规范经营相结合,为富民强省营造良好的环境,引领广东经济列车平稳快速地行进。

  2003年,为理顺民营经济管理体制,广东成立了省中小企业局,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广东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及12个配套文件,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落实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平等的国民待遇。目前,广东民营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已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的生力军;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镇域经济迅速崛起,各种生产要素加快向城镇聚集,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中心城镇协调发展,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产业聚集产生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正日益凸现。据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统计,2004年3月,全省私营企业累计达34.1万户,居全国第二;个体工商户达到187.7万户,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民营经济从业人数达1253.73万人;民营经济交纳税金254.02亿元;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1035.07亿元,其中民营工业企业9418户,增加值220.66亿元。这些数据说明,广东民营企业已成为全省税收的重要增长点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由于民营企业整体实力和民间投资双向流动性不断增强,国有、集体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一些民营企业纷纷向境外上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全力打造文化大省,推进科教兴粤战略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从总体来看,其与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广东省的决策者认识到,要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用文化建设来提升广大民众和建设者的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积聚发展后劲。他们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不仅要成为经济强省,还要成为文化大省”的口号,在省委九届二次全会上郑重地作出了关于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决定,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决定》强调,到2010年,基本建设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使广东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在全国领先,文化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居全国前列。他们总结出“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广东人精神,强调以精神培养为脊梁,以科技和人才培养为基石。在2004年2月提出“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后,明确提出了广东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将为使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广东省各级领导推进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他们依靠群众,勇于创新,以广东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对执政兴国中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作了理论上的回答。这使广东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党在广东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广东的发展成就证明,作为新时代的决策者、领导者,只有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把国家的长远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加息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