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发展与反思中国论坛 > 正文
 

赵文斗:企业应当怎样走出去 走到哪里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 15:41 新浪财经

  2004年10月30日-31日,“发展与反思”中国论坛第一期在北京怀柔召开。

  “发展与反思”中国论坛由《环球财经》杂志社、新浪财经、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部联合发起,新浪财经独家网络支持,宗旨为在全球化背景下,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探讨中国企业是否已走开全球定位的关头,并对中国改革与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和献计献策。

  “发展与反思”中国论坛不定期举行,初步定为一月一次。形式为“不穿西服,不系领带,门户开放,不设边界,主题发言,自由讨论,专家与记者面对面交流”,力求把握中国经济领域的热点和社会发展进程的脉搏,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本期“发展与反思”中国论坛的主题是:“考验中国:经济全球化中的冲突与对策”。

  话题背景:2004年9月16日的晚上,一把火烧过了西班牙东南部小城埃尔切,烧毁了中国鞋城价值100多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000多万元)的鞋子。这并不是一起普通的火灾,而是数百名当地人攻击中国鞋店的恶性案件。在世界各国都为发展本国产业而纷纷实施各种保护措施的时候,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才能为中国产业的发展拓展生存空间?

  以下为经济日报社前驻东京记者赵文斗在论坛上的发言:

  我们市场占据的地位,造成的趋势很简单,企业劳动密集,自己搞自己的,已经到了荒唐的程度。顺着这个现象追下去,外贸结构调整不是从现在提出来的,为什么咱们远处不说,从改革开放25年以来,政府不好,可以看到,经济主管部门也好,天天改革体制,改革产品结构,不要搞什么独立经济。

  26年到现在现在状况到底有多大改革,你可以出口,占了几百亿,但是你这些东西能够掩盖那样洪水猛兽吗?掩盖不了,如果新政策的因素,推测也好,政策各方面的支持也好,以后究竟我们有几家企业是能够像国外的企业能够在市场有竞争力。

  当然我这么说没有把实质性的因素,包括像海尔这样的国际企业,海尔它有这方面的报道。但是我们的视线往往被国家扶植出口掩盖过去了。在日本市场我们产品定位主要是在中低档,质量排位最好的是日本,其次是韩国,港台,在包括越南、印尼。在越南印尼之后,他们的质量还在升级。

  你自己去买衣服,现在是要挑不是中国制造的产品,才能满意,我们的服装市场。在日本市场服装市场出口占到出口60%以上,占据很大的市场优势,但是我们都是在中低档,而且既使是这些中低档也是国内企业,在超级破坏者的情况下比较畅销的。如果去掉我们著名红梅,都是国家辅助的因素。全部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很难说最后把他逼的没有办法反倾销,用三大壁垒来对付。速度也好,不用手段对付你,在国内行业确实领先,所以我顺着这个线索意思说,我们在考虑问题,反思问题上,确实从我们自己方面上“走出去”资本输出。为什么中国会遇到今天这样尴尬的境地,就连出口领域我们都是抱着很多怀疑,按照日本的统计,美国的统计可能是跟你多报。把香港,把凡是原产地表这中国制造,他都认为是中国制造的,反正我们自己的统计局,我认为是希望很大的。

  如果我们不是搞经济学,特别是不是搞计量经济学的,有些统计我们算不出来,你从一个总的盘子里边,你会供给统计水平有很大水分,GDP是多少,出口占GDP是多少比例,两个国相加,是不是一致的。结果肯定是不一致。总之生产跟你所消耗的能够是没法做这个比例的,在加上其他的能源和其他,他没有办法算出来,水平到底在哪后边闹不清楚。

  但是这方面论断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但是反过来我们确实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经济,特别是美、日、欧盟之间和中国之间进出口贸易发展战略,企业做法确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你要从产品定位的价看,在一些传统飞机制造、轮船制造、钢铁汽车、电气包括现在IT产品,那么美国飞机宇航,日本是绝对没有办法竞争超过他的的,中国当然也是一样。

  作为领导人,真正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比如说汽车,钢铁亮相,最早是法国,日本在跟美国贸易摩擦当中,美国的钢铁竞争,到现在为止,可以说日本占到优势,汽车产量是非常大,市场占有利也是非常大的。实际上在美国消费者当中,日本汽车的口碑绝对超过美国,还是质量好,故障低,消费者喜欢。再一个是日本车价格低。第二个优势是省能,燃料消耗少,一个质量,一个节能,现在美国,宁愿多花钱买日本车而不买美国车。这就是在摩擦和竞争当中由于日本制造业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现在得到的水平。

  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就是家用电器,日本是依靠美国的技术发展起来的。但是把美国的家电产业全部消除掉,几十年从来没有听说过,美国的家电行业,跟日本竞争,他没有竞争,怎么就消灭掉了。从1956年到1957年,当时世界新兴工业电子工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世界上也几个国家当然领先的是欧美,其中同步发展的日本、中国,包括半导体,收音机、彩电,这些东西,中国起步并不晚,在那个时候技术上并不落后,但现在看到的是什么?

  在60年代困难时期,日本推出芯片集成电路的时候,我们当时也能生产出来的,现在不行,主要还是日本的,在IT时代芯片是韩国的,但是主打技术,基础在日本,他做法还是靠不断的技术合作。搞科研采访,高幅价格来支撑。相反美国因为产业调整,资本物美价廉的事情,所以在贸易摩擦当中占据了优势。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有或的对策,有好的产业政策,有好的宏观调整,会在竞争当中,后来居上这个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反倾销,他也是我们应当对用反倾销,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害,保护企业的切实利益,另一方面如果是像现在我们国内继续下去的话,那么有可能继续这种状况,再继续10年,甚至20年,也有可能,因为现在我们虽然有进步,也有很多质量提高,但总体来讲,中国结构性没有基本的改变。

  所以日本的经验很值得学习,一方面出了一个什么小事全国跟你干,跟它争地。另一方面国家资金投入,社会各行各业都作出舆论,这时候舆论肯定是占一定地位的。

  现在国家石油危机,同样在高油价问题,但是日本和其他方面不是,这一种危机,牵扯到体制的问题,日本不仅度过了能源危机,而且使他的整个庞大的传统工业向发展IT高科技结构转移。既使是这样,日本从1975年以后,应当说最近才算问题这个结构,这是一个我想说的。

  我们国内从企业也好,政策也好,对外贸易出口问题上问题太大应当从根本上解决,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是很难的奏效的。比如说所谓出口战略,像中央领导最近都在提搞多元化鼓励企业走出去,但是我觉得企业政策,从长远看,从未来发展看,应当是企业不搞跨国化就没有出路,不搞快速性经济是不大可能。日本也好韩国也好台湾也好,新加坡也好,他在出现大量贸易政策后,都出现问题,市场竞争都出现在欧美市场,他在讲贸易多元化,政府使劲搞进去,直到现在为止,他仍然是过度结果,为什么会是这个解决,道理很简单,我到了西班牙,我贸易出去以后,我是不是能够真正有回收。我出口了,出国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不能想只要拿出去了,我就发工资了,特别是私营企业你要赚钱。第三像世界国家,为什么日本贸易仍然强的问题,它也在搞多元化,为什么他的收效不大,就是这个原因。

  外贸所谓盈余当中,每年结构,虽然有顺差,结构发生在什么地方。第三世界出口国有多少顺差,发生在什么地方也顺差,但是国家管理局真正收到实际的美元是多数。为什么这是帐面深的问题,实际收不回来。

  从国外海关统计还是有的,这样我给包,就可以,不包企业它就不行。最后你收到就是多数。为什么现在国内的企业愿意为日本做合作。因为实际收到了,货款受到了,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当初改革开放80年代以后,我们国家边界搞边贸,议会的贸易,但是结果,没有东北发展快。东北因为出口贸易非常大,农贸市场的方式一直在我们出口的电视机,出口的纺织品,换回的木材、化肥等东西,他是一种非常地基的物物缴款,但是在日本贸易就没有这些问题。

  主要是市场,今后搞多样化,想回避这个问题,我看也难。特别是日本市场的企划地,企业集团他们一直搞内贸,我们走出去,搞内贸的企业集团一下子要走出去,跑到阿根廷去,你有没有办法解决你跟阿根廷作生意外汇的问题,因为阿根廷经济交易是非常混乱的,政府权力非常大,可以下达命令包括所有的外汇全部给你冻结掉,那企业怎么作生意了。

  有很多福建人在阿根廷,非法移民也好反正在那成功了。他们是怎么做,对当地社会比较了解,他别的不做,也不和国内做贸易。他们开超市,收现金,完了以后值价,挣的钱存在福建人自己搞的银行当中。这是国家的经济体系制度,当然他很挣钱,像阿根廷它没有一个基本的经济环境秩序,生意是走出去,最后的结论应该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就是说企业到底“走出去”,应该不应该“走出去”,或者走到什么地方去?

  有两个,那个地方赚钱投资好,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企业,要想走出去,你也没有考虑搜集工业利率条件,在当地有没有最基本的条件,软环境、硬条件也好,这两条明白了以后,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不用领导人来号召。

  但是现在政治上跟中国搞的不怎么样,但他企业就是要来,为什么他把厂牵到内地来,是因为这儿的资金率最高,投资环境也好,要明白这两条也好。我觉得资本走出去,企业走出去现在的条件应当是可以清楚的。这样说我们不要搞走出去的做法,也不能等到什么条件都具备了,人家什么都摆好了。不能说是什么条件都成熟了,什么城市钱多的花不了,都是条件都具备好了,就等你去赚钱了那时候才去。

  相关专题:

  西班牙烧鞋事件反思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发展与反思新闻 全部走出去战略新闻 全部贸易摩擦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