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央行终于加息 总量调控是不得不采取的政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 14:07 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巍柏?编辑:韩晓静

  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公布了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5%、第三季度GDP增长9.1%的消息之后,在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终于宣布上调基准利率,这等于宣布了长达数年的低息政策的结束。

  因为,虽然一周前“宏观调控见效”的判断扑面而来,但形势确实是并不乐观。今年的宏观调控是从对部分行业的投资调控开始的,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名单逐步扩大。不过,这种调控却存在相当程度的风险。令人担心的是中央控制经济的方式,并非是市场化的工具,而是类似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干预手段。这些行政手段的负效应可能要过一段时间后才会显现出来,但扭曲在一些市场中早已显现。上个月,汽车销售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下跌,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对贷款进行控制。在其他行业,行政措施可能会导致过度投资,如电力领域可能在未来几年出现供电过剩。最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央可能正偏离对基本面改革的关注,而要避免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出现的那种经济衰退,中国就必须进行基本面改革。中国下一次经济衰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十分巨大,因为中国经济总量已变得非常庞大,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以行业为导向的调控方式割裂了产业部门。以房地产为例,数据显示,在滞涨了几个月之后,上海楼价又于9月出现了加速上涨的趋势。对于这个问题,安邦首席分析员陈功曾经作过分析,他认为,割裂几个产业部门进行调控是错误的,投资会继续涌入房地产行业。在这种情况下,房价如何降低,那只是经济学家们的神话。真正的调控要见效,措施就一定是全局性的,比如利率调控。只有那样,社会的投资水平才会降下来,资金的涌动才会出现约束。

  也许仍有人冀望价格继续下降,会缓解加息的压力。国家发改委不少专家就屡次重申了最近数月的CPI指数虽然一直保持在5%以上,但是已经开始逐月环比下降了。但此时我们不能忘记CPI永远是一个滞后指标,而中国经济的热度从来都是由投资造成,而不是消费。作为投资者,他们感受不到CPI变化,却能够极强地感受到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高油价、劳工短缺导致工资上涨的压力,都使得未来数月的生产资料价格仍旧面临难以降低的风险。最近几个月,国际收支表上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下的双顺差,又将使得银行流动性持续增大,银行放贷冲动将在第四季度有增无减。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的是,第四季度历来是生产高峰期,生产需求的扩张将进一步使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动力强化。特别是在煤电油运的瓶颈还丝毫不见缓解,国际市场仍旧认为油价将维持高位的情况下,生产资料价格能否在未来几个月保持放缓的态势,非常令人担心。

  10月28日,对于加息的种种猜测终于告一段落,而各个市场也将顺势而渐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加息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