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宏观调控方式出现重大转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10:50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易宪容 昨日央行宣布加息的消息传开后,引起外界巨大的反响。海内外的媒体纷纷打电话采访本人,我对此简单地谈了几点:一是加息本来是早就该做的事情,现在加息尽管有点晚,但也是好事;二是这次加息是政府对前几个月以来的宏观调控方式的一个大转折,由行政化的方式转向市场化的方式;三是这次加息是国内利息市场化迈出的一大步,由11年来国内
一般来说,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价格,它的基本功能应该是分配金融稀缺资本的标准,通过市场的利率机制能够把稀缺的资本分配到经济效率高的地方去。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资本的稀缺性一直是整个经济发展最大之瓶颈。如何让这十分稀缺的资本能够有效地使用,就得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资本利率的高低,从而让有效的投资得到所需要的资金,而让无效的投资在竞争中淘汰。 但是,在中国,为什么会有一轮又一轮的投资过热?为什么会有一批又一批的重复建设出现?最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政府对利率的管制,在于金融市场的利率机制根本失效。早在今年初时政府提出宏观调控时,我就指出,政府如果不发挥金融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仅仅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只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一停止,过热的投资马上就会死灰复燃。事实上,国内的一些过热行业的产品与投资,如钢铁、水泥、能源等,尽管在实施宏观调控后的5-6月份有所下落,但近几月来又迅速回升。尤其房价,本来是这次宏观调控最主要的对象,但是国内房价不仅没有下调,反之,今年以来上升13%多。 利率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诱导民众的剩余资金用于贷款市场作投资之用,增加民众的储蓄。但是,在中国,由于利率的完全管制,在居民物价指数快速上升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连续10个月出现了负利率,从而使得国内居民储蓄存款连续几个月下降,居民的剩余资金大量地分流到基金、债券、购买住房等支出中去了。 特别怪的事情是,十几年来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地增长,但自1993年11月以来近11年没有上调过存款利率,利率一直处于下降的通道;由于负利率,大量资金在正式的银行体制外循环,民间市场的利率比管制下的银行利率要高几倍,而一些与银行关系好的大企业则从银行那里借来钱又贷给其他小企业;还有,一方面银行信贷紧缩、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国内银行体系有12万亿多个人储蓄存款找不到好的投资渠道而以极低收益率放在银行等,这些现象都说明国内利率水平与现实的经济生活严重背离。这次加息就是对这种背离的一种大调整。所以说,尽管这次央行加息是晚了一些,但也是特别好的事情。 二是今年上半年政府要对国内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就在于投资过热、信贷过热、房地产过热等。那么经济过热的根源在哪里?应该如何来调整?我在年初时就撰文指出,这次经济过热的根源就在于房地产,而房地产过热根源就在于利率过低。过低的利率导致一些大城市大量民众进入购房行列。只要看看近一年来个人住房消费信贷成倍增长的状况,就可以对此一目了然。当然政府担心把刚刚起来的居民消费热情打压下去,因此试图以行政的方式(压缩信贷、控制土地等)通过房地产供给方面的控制来调整,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行政方式的宏观调控尽管有些作用,但民众的购房热情并没有改变,反之,房地产热并没有改变,房价照升不误。而加息,不仅能够从根源上调整房地产过热的现实,也让政府的宏观调控由以往行政的方式向市场化的方式转变。 三是这次加息,不仅加快了我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步伐,也让我国利率由以往下降的通道转变为上升的通道。尽管这次加息的幅度很小,这一方面表明了政府希望以这种方式来试探市场对利率变化的反应,也是央行对反对加息利益集团的某种妥协。但是,利率一旦变化,任何人想阻止央行利率化的决心都是不可能的。 总之,这次加息是近几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十分重要的一着,它不仅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由于利息是金融市场资金的价格,它对民众的生活与财富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民众对此一定要多加关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