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今年的讨薪新闻从自杀开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11:55 中国经济时报

  曹林

  日历匆匆向岁末翻去,又到了民工讨薪的季节,媒体的“讨薪新闻”也多了起来。年年铺天盖地的“讨薪新闻”似乎都有一个典型事件作为开始的标志,去年是重大性的“温总理为农妇熊德明讨薪”,今年是爆炸性的“七名农民工为讨工钱集体自杀”。

  据《华商晨报》报道,在最近的沈阳市苏家屯区某花园北三期工地里,包工头卷走20余万,7名来沈打工的农民工因得不到工钱,吞食安眠药集体自杀,所幸被及时救下。一位被救后的民工含着泪说:我不想这么窝囊地死去,俺老婆和女儿还等着我呢!可是我不知道怎么面对她们!

  可以预期的是,爆炸性的开始之后,今年各地的“讨薪新闻”将陆续登场。

  依稀记得2000年的“讨薪新闻”是从“民工全城围堵工头”开始的,2002年是“民工绑架工头全家”,2002年是“民工为讨薪而爬上高高的塔吊”,去年是“总理为农妇讨薪”——回忆那些年年岁岁“面”不同的“开始”,似乎每年的“开始”都会成为那一年民工兄弟讨薪的“主题”,比如说2002年,到处流行着“跳楼秀”;比如说去年,总理为熊德明讨薪的故事一直被讲起。

  另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是:在欠薪问题未找到治理之道的时候,民工兄弟选择的解决方式越来越极端,越来越让人震撼,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而“讨薪无望集体自杀”的选择似乎把这种“极端”推上了震撼人心的顶峰。愈演愈悲壮的“开始”所隐藏的问题很让人担心。

  首先担心的是,如果对今年的“开始”处理得不好,“开始”会不会成为今年的“主题”,社会又怎么能承受如此沉重的“讨薪主题”?“绑架工头”没有处理得好,结果“绑架”流行开来了;“爬塔吊”没有解决得好,“跳楼秀”又成为竞相效仿的讨薪路径,有了“集体自杀”引起“疗救注意”的开始后,谁能保证“自杀讨薪”不会流行开来?

  “开始”往往是一个“破窗”,如果一个楼道中第一个被打破的“破窗”不及时修补好,在心理暗示下,后来者会打破更多的窗,结果整栋楼的窗会千疮百孔。如果说社会尚能承受“跳楼秀”,可当更多的人在讨薪无望的情况下选择自杀的时候,社会会是个什么样子?

  然后担心的是,在愈演愈悲壮愈走愈极端的“开始”中,前年是“跳楼秀”,今年是“集体自杀”,明年会是什么?明年又将悲壮极端到什么程度?困于讨薪的民工如今差不多都选择了一条能吸引公众注意力的方式来讨薪,当“绑架工头”和“跳楼秀”流行过后,民工会感觉到媒体和公众对他们这些习惯的方式已经有了“关注疲劳”,就会采取更极端的方式来培养新的“震撼点”,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集体自杀”。可以预期的是,欠薪问题一日不找到治理之道,民工们的选择会越来越极端。

  最后担心的是欠薪矛盾的不断扩张。欠薪,本来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事,因为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如今已扩张到治安、政治、社会、交通等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麻烦。

  唉,今年的“讨薪新闻”从“自杀”开始,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开端。可在欠薪治理似乎已经陷入“治理疲惫”,在法律不能有效保障“劳者有其得”的情况下,除了生命,可怜的民工兄弟们还能拿什么引起疗救的注意?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