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有企业的安全管理危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11:45 中国青年报 | ||||||||
童铁丁 河南大平矿难迄今为止已死亡80多人,仍有60多人被困,生存机会缈茫,这次矿难成为今年最大的煤矿安全事故。尽管事故原因的调查仍在进行,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国有企业的大平煤矿和其上级管理企业郑煤集团,疏于管理,安全意识淡漠,是矿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安全管理事故中,针对安全事故主体经常为私营企业、小煤窑的情况,我们往往将谴责和责任追究目标放在他们的私营性质上,放在其对最大经济利益的血腥追求上。然而,从大平矿难等一系列安全事故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安全管理问题,不仅私营企业突出,国有企业同样存在;私营企业中突出经济效益漠视职工生命的情况,同样会在国有企业中出现。 对于经济利益毫无道德感的攫取,从企业性质上看,国有企业没有私人企业性质严重,但在市场经济转轨的今天,企业股份制改制中,一些国有企业领导有着深刻的动机通过攫取国家利益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些人在利益追逐中不断迷失,对企业长期发展缺乏应有的道义和责任感。企业在这些人的管理下,管理水平可以想见,安全管理之差也可以预料。 以郑煤集团为例,这个企业集团内部矛盾与问题早为人所诟病,其下属企业也已不止一次地发生事故。据集团内部的工作人员统计,1999年以来,郑煤集团发生大的矿难事故有9起之多,最近的一次是今年4月11日郑煤超化矿发生透水事故,12名矿工被困井下109个小时后获救。然而,这一本应认真反省整顿的事故反思会,最后却开成了庆功会,最终没有一个人为矿难负责。这样的安全管理状态,难怪当地老百姓说,“出事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罢了”。 同时,社会对于国有企业的安全监督也可能会流于形式。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与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关的安全检查会不会因为“面子因素”而有意无意疏漏?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现今市场经济转轨中,“老大”形象虽已淡化,但是其所标榜的“安全”、“福利”等仍然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容易让人产生可靠和信任感,社会舆论与群众监督工作不够有力,而企业内部职工也过多依赖企业,自我安全意识不够成熟和理性。 应该说,国有企业在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投入上无疑大于私有企业,这是现实。但是,相应地,其所承担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风险也远大于私营企业,特别是煤矿、油、气、纺织、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以及有重大危险性的企业,更是关系重大。从去年大型国有企业中石油下属企业天然气井喷所造成的200多人死亡的惨剧,到今天郑煤集团下属企业再死亡100多人的事故,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安全事故,不发生则已,一发生往往伤亡更为惨重。 笔者生长在国有企业之中,背着书包看着企业墙上大书的“安全重于泰山”、“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等标语长大成人。安全其实是国有企业一贯的好传统,但这一传统在利益角逐的游戏中似乎正走向迷失。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