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是一种普世美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09:59 南方日报 | ||||||||
作者:黄铁苗 曹琤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劳埃德·雷诺兹曾指出:经济学是研究节省的,我们不得不节省,因为我们缺乏。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的建立以资源短缺为前提,也正是因为资源短缺,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节约。
美国人节约宣传力度大。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人已将节约的观念深入到生活的任何细小层面,这主要归功于美国人对节约的宣传。我们从美国人节水的宣传中可见一斑。美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是我们的十几倍,但在宾馆的床头柜上都会放着这样一个卡片:“美国宾馆每年需要1800亿加仑的水,而这些水大都用在了洗涤上。那么,您能否减少床单洗涤的次数?如果您愿意,请将卡片放在床头。”走进浴池,又会看到这样的警示:“如果不是特别脏的话,您能否用毛巾擦拭一下身体而不是拧开龙头?”在美国,到任何一个水利设施,工作人员都会送给你一个贴在水龙头、冰箱或是壁柜上的节水工艺品,上面写着:“滴水在一小时浪费3.6公斤的水,一个月就是2.6吨;连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浪费17公斤,每月12吨;哗哗响的大流水,每小时浪费670公斤,每月就是482吨。” 日本人资源再利用深入人心。日本是一个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但是它却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位于发达国家之列,这与日本国民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是分不开的。在日本,资源的再生和再利用相当普遍,几乎所有商品的包装上都有“再生”标志。据环保专家说,要想将垃圾再生利用,分类是第一步。在东京的麦当劳吃饭时,你会发现那里要求垃圾的分类简直到了烦琐的地步。塑料和纸是分开的,所以杯子和杯子盖得分开扔,咖啡勺得从杯子里拿出来扔到旁边的箱子里等等。餐饮业是这样做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从每天处理分类垃圾开始的。东京的每个区分类垃圾的收集时间略有不同,可燃垃圾每周收3次,不可燃垃圾每周收1次,如果赶不上这一次就只好把垃圾保存到下次收垃圾的时候了。日本人还尤其珍惜本国的资源保护。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从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制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 韩国人节约“循规蹈矩”。韩国政府为节约资源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规范和制度,用以约束资源浪费和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早在1992年,韩国便开始实施“废弃物预付金制度”,即生产单位依据其产品出库数量,按比例向政府预付一定数量的资金。从2002年起,韩国为完善这种做法将“废弃物预付金制度”改为“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即从限制废弃改为再利用。如果生产者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废旧品达不到一定比例,政府将对相关企业课以罚款。例如,空瓶的回收比例必须达到80%以上。罚款比例是相应回收处理费用的1.15倍至1.3倍。韩国推行法定卫生塑料袋,实施的是一种叫“垃圾终量制”的措施,即居民要对排出的废弃物和垃圾负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居民丢弃的垃圾越多,使用卫生塑料袋越多,为此花的钱便越多。2002年,韩国全国生活废弃物和垃圾的排放量比实施这种制度前的1994年减少了40%。另外,韩国人的节约可以细致到牙齿。因为珍惜资源,他们研制出以土豆淀粉或江米面为原料的食品牙签。像餐馆用的一次性台布、旅馆用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韩国早已没了踪影。 德国人节约利用政策杠杆。在德国,不少超市里的塑料袋不是免费提供的,这是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很多德国人买东西时,习惯提着布兜子,或直接将货物装到车上,不用塑料袋。德国的旅馆也不提供一次性的牙刷、牙膏、梳子、拖鞋。饭店里都使用不锈钢刀叉,高温消毒后再重复使用。德国政府从2000年起对企业的设备能耗做出新规定,新设备的能耗要比过去的标准再低30%,对旧设备也必须进行节能改造,其中包括改造300万台老式供暖锅炉。2002年起,德国开始对汽油、低硫柴油和电力消费征收新的生态税,价格杠杆的作用迫使德国民众意识到节约能源的必要性。2000年,德国政府出于环保和节省成本等考虑,决定逐步放弃已初具规模的核电,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德国政府希望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到2010年使所谓“生态能源”的发电量占到全国发电总量的10%。为达到上述目标,德国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等政策法规。 资源短缺同样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甚至是更为严峻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仅不能节约,反而存在严重的浪费呢?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