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与保值增值如何体现社会公平(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 15:17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 |||||||||
李开发:从今年的3、4月份开始,郎咸平教授首先对海尔、TCL,6月再对格林科尔的集团公司提出了很多的质疑,主要是怀疑“国退民进”的势头和产权交易过程中瓜分国有企业。就这个话题,我认为:第一,国有企业搞的好不好,涉及到二次分配和国有企业的保值和增值,而大量资金的收入来源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很大的关系;第二,国有企业改革牵涉面广,一方面涉及产权的流转和社会化,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置换,因此,大家关心国企改革问题是很正常的事;第三,国有企业在产权改革交易过程中如果发生了不公平现象,肯定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少数民营企业家通过不合法的手段瓜分国有资产,代表国有资产管理方的个别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也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第四,国有企业在改革当中,有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职工要下岗、转岗,重新培训再就业,这阶段对职工的压力比较大,挫折感也是比较强。由于上面几个情况,再加上朗咸平教授是比较有名的经济学家,所以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俄罗斯做法不可取 主持人:我们知道,俄罗斯过去的经济模式和中国近似,他们当年是不是也经历了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面,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是否一样?可否借鉴俄罗斯的做法? 李建民:俄罗斯的国企改革仍在继续当中,但主要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在改革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私有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使整个俄罗斯贫富差距扩大。还有整个改革当中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就是产权改革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没有发挥作用,经济一直处于衰退状态。 俄罗斯和中国的国情并不一样,俄罗斯的产权改革采用的是休克疗法,就是我们所讲的激进做法,也就是说产权改革在整个市场机制配套的框架中,是一篮子推开的。和俄罗斯改革不一样,中国的进程走了二十年到今天,到了攻坚阶段。俄罗斯是从存量开始的,我们是从增量开始的,就是直接拿国企开刀。虽然具体的操作措施不一样,但是却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比如在产权改革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或者缺乏外部的制度保障机制等问题。但俄罗斯的做法对中国来说是不可取的,主要是因为两国的国情有根本的区别。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