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拉动经济增长不能寄希望于居民消费增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 10:03 中华工商时报

  居民储蓄存款增速降低,并不能说明消费转旺,居民储蓄存款增长幅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居民储蓄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只要居民消费能够年均实际增长9%或略高一些,从而支撑整个经济年均增长9%或略高一些就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了。

  刘黄/文

  近日,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郑京平提出,应该冷静看待当前的居民消费增长。

  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8月的同比增长速度达到12.9%,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特别是近5个月来的增幅均超过13%。同时,近几个月来,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幅度出现下降。有人据此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已开始转旺的判断,甚至有人提出,新一轮居民消费增长期已经到来。对此,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郑京平认为,这个判断是错误的。尽管从数字上看,今年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比上年的确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可实际情况并不像统计数字显示的那样令人振奋。

  分析今年消费增速提高原因:郑京平说,应注意以下两方面情况:其一,受SARS影响,去年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比较低,从而导致今年二季度的对比基期比较低。二是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比较高,其中有很大程度是受到了价格上涨的影响。若扣除上述两个因素,则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大体相当。根据已公布的数据,去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9.2%和6.7%,剔除价格上涨因素,二者的实际增长速度分别为9.5%和7.3%,二季度明显低于一季度。而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0.7%和14.9%,剔除价格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长速度分别为9.2%和11.2%。郑京平据此比较说,实际上,第一季度两年的实际增长速度基本相同,今年甚至比去年还略低0.3个百分点,而第二季度的实际增长速度今年比去年高3.9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基数低所致。将二者进行必要的平滑,即假设去年二季度不受SARS影响,与一季度一样增长9.5%,则今年二季度的增长速度就只有9%左右,并没有比今年第一季度高。

  另外,郑京平认为,居民储蓄存款增速降低,也并不能说明消费转旺,他认为,居民储蓄存款增长幅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居民储蓄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国债发行、基金增发、保险扩大等金融投资渠道分流了相当一部分居民储蓄资产。居民的消费倾向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郑京平提出,事实上,人们的消费行为一般不容易产生大的波动,除非是遇到比较重大的外部冲击,如,收入突然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或者遇到大的天灾人祸等引起的消费心理变化或消费环境的变化等等。在我国,还应注意人口因素对消费的影响,由于近年人口的变化。他说,我国新增人口对总体消费量的影响也已经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低而大幅度降低。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15‰左右,可导致居民消费扩大1.5%左右。而2003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6‰,仅可使居民消费扩大0.6%左右,仅为上世纪80年代影响力的40%左右。

  综上所述,郑京平的结论是,我们不应指望靠居民消费的高增长来带动经济的高增长。其实,只要居民消费能够年均实际增长9%或略高一些,从而支撑整个经济年均增长9%或略高一些就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了。在目前各项改革尚未到位,居民收入预期并不是太高,而支出预期比较高的情况下,则更是如此。而且,随着居民收入档次的拉开,再想出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那种“排浪式”的消费,已经不可能。因此,尽管有城镇化、居民消费水平逐步升级等有利条件,居民消费的增长不会超常。他说,为了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关键是要保护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给人们以相对稳定的收入预期和收入来源,从而保持居民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此基础上,继续保持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基本平衡或略有盈余,并把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幅度也保持在10%或略高一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经济增长新闻 全部消费新闻 全部居民消费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