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谁为盗贼作案开绿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 10:0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周士君

  照理,一座铁路桥对于盗贼来说,恐怕属实实在在的庞然大物了。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两盗贼竟开着大吊车,大摇大摆地一次盗走了两座铁路桥。据10月20日《辽沈晚报》报道,这是今年国庆节期间发生在沈阳某铁路线上的一起盗窃大案。而从今年初以来,当地已发生类似案件38起之多。

  对于这样的案件,如果再以“偷盗”为其定性,似乎都有点令人不可思议了,因为盗贼的身手早已处在“抢”与“拿”之间了。可如此“优良”的“作案环境”,又是谁给盗贼们提供和营造的呢?

  在我看来,对于一般路人来说,见到有人在拆铁路桥,很可能想像不到这是一起盗窃案,没准以为是正常施工。即使看出了不对劲,知道眼前的情景是一起盗窃案的作案现场,普通群众完全可以寻找到装聋作哑的借口和机会,不管不问。他们没有上前阻止或者向警方举报,顶多也不过算是觉悟差而已,或者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那些对如此公共设施负有监管之责的部门、单位和人员呢?为何盗贼在光天化日之下,在监管者的眼皮底下疯狂作案,竟然没有人有一丝一毫的察觉?而且是一年不到,竟然让盗贼用类似荒唐的手段得逞38次之多!面对这样的现实,那些负有监管之责的机构和人员,难道仅仅是一句“一时疏忽”就能解释或搪塞过去的吗?

  盗贼在光天化日之下盗窃大型公共设施,竟然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得手38次,这样的盗贼胆量不小。据悉,在盗窃重达14吨的铁路桥时,盗贼们开着大货车,领着大吊车,还雇了数名装卸工,竟能悠闲地在铁路线上大肆作案,而且其整个作案过程竟历时5个小时之久———我们有权发问,这些事关铁路交通安全的公共设施,咋就成了无人理睬、任人拆卸的“无主货”了呢?假如日常监管手段或措施到位,假如监管者没有在大白天“打瞌睡”甚至睡大觉,盗贼们又哪里能拥有如此优良的“作案环境”呢?

  再看看盗贼们在“猎物”到手后的后续消化过程,也全然是一路顺风,甚至没有遭遇到任何的“麻烦”。他们将庞大的铁路桥梁运到了某废品收购站,收购者随即接受了这批优质钢材,并当场付钱交易,而且是迅速将桥梁拉到了钢厂,熔炼成了钢水。这中间又是多少应该把守的监管环节或关口形同虚设,致使盗贼们消化起“猎物”来畅通无阻、一路绿灯?

  所以说,假若要对盗贼拥有如此的“作案环境”进行“论功行赏”的话,那些负责监管这些公共设施的机构和人员,恐怕“一个也不能少”了。因为正是他们全天候的“集体不设防”,才为作案盗贼营造出了如此的“优良环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100张
网友偷拍国产新车谍照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