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仍需市场调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 14:37 《中国投资》 | ||||||||
宏观调控仍需市场调节 ○袁钢明 自4月28日铁本钢铁厂被查封以后,宏观调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整顿投资项目、限制银行贷款等行政措施成为宏观调控的主导手段,钢铁投资热便急剧降温。5月11日发改
但是,投资增长速度并不是从5月份才开始明显回落。宏观调控效果应当记功于何处,需作分析。 2003年上半年,投资连续数月高速增长,6月份投资增长达到最高点32.8%,此后,投资增速逐月回落,到12月下落到28.4%,也就是说,自去年下半年起投资增长就开始从连续上升转变为下落。 这期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连续发布行政文件,要求对钢铁等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进行整顿控制。但是央行报告没有把30%左右的投资高速增长认定为投资过热及经济过热,认为投资高速增长的主要问题在于有可能推动形成下一阶段的通货膨胀,为了及早防范通货膨胀,需要保持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将投资控制在适度增长的水平上。央行采取了发布控制个人多套住房和高档住房贷款限制、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 2004年头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突然迅猛加速,打断了2003年下半年宏观调控以来投资逐月回落的走势。统计数据显示,1-2月,投资增长速度猛然升高到53%,比去年底高出24.6个百分点,如钢材价格连续大幅度上涨,制止钢铁等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政禁令,几乎完全不起作用。货币政策刚刚起到的一些调控作用,似乎被冲一空。 央行4月份初发布的3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大幅度上升,比2月份高出1.7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在央行看来极为严重的信号。这一信号预示,投资高速增长所引起的投资品价格高涨,可能已经推进到了消费品价格上,投资持续高速增长正在演化为通货膨胀。 出人意料的是,一周后,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统计数据,没有出现央行的企业批发价格指数所预示的消费价格大幅度上涨。统计局公布的3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比央行的企业消费品批发价格指数低了4.4个百分点。央行的企业消费品批发价格指数和国家统计局的消费价格指数出现很大差异,是近一时期没有出现过的现象。 央行公布的价格指数,表现出投资品价格和消费品价格同时上涨,投资品价格上升已经推进到消费品价格上。对统计局公布的价格总指数及分项指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3月份投资品价格上涨并没有对消费品价格指数产生上升性影响。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主要是受粮食价格几个月前上涨的影响,消费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动因,不是投资品价格而是粮食价格;单以央行公布的投资品价格和消费品价格同时上涨的数据为据,做出投资高速增长及投资品价格上涨已经影响到消费品价格、造成通货膨胀的判断,可能并不可靠。 当年初1、2月份投资迅猛扩张的数据公布出来以后,有关部门对全年投资增长趋势及宏观调控效果抱以极大担忧,以为年初投资高速增长所表现出来的凶猛扩张势头非一般调控措施所能控制。这种看法,把1、2月份的投资加速增长看作是对宏观调控的不合理逆向反应,主张采取更强措施控制下去。但是,以后的事态发展并没有想象得那么严重。在尚未采取更强措施的3、4月份,投资增长速度连续大幅度下降。 现在回头看:1、2月份投资高峰突起,并不是多么可怕的汹涌大势,只不过是短暂的一小股波浪。1、2月份投资突然加速增长,表现出和宏观调控方向相反的变动,但不一定都是盲目逆动,很可能只是年初投资的一种季节性波动。 这种转折性变化,发生在4月底查处铁本等行政措施以前,不是行政措施为主的宏观调控效果,而是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和去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工具为主的市场型宏观调控效果。 (作者: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