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诺贝尔经济学奖 > 正文
 

奖项年年评 中国却为何得不到诺贝尔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 09:57 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军宁编辑:韩晓静

  2004年的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像往年,再次重复了两个由来已久的特征。一是获奖者中依然以美国人居多,二是在获奖者中没有一个人生活在中国的大地上。

  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略低于5%,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占全部获奖者人数的70
%以上。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3名美国科学家获得;此前公布的医学或生理学奖的获得者也是两名美国科学家;两位经济学获奖者中有一位是美国人,另一位虽不是美国人,但却是在美国受的教育,现在还在美国教书。据有人初步统计,截至2003年,美国共有27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对于为什么美国有那么多的人能够获奖这个问题,人们问得不多。而为什么中国人始终未能出现在诺贝尔获奖名单上?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也是中国人,但他们未在国内得奖?,我们却一再追问。也许,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思考,会得到一些新的线索。我们要问:怎样才能得到诺贝尔奖?或者问,为什么得不到诺贝尔奖?我发现以下的一些做法与得不到诺贝尔奖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有没有丰富多样的创造精神。美国的诺贝尔获奖者中八成以上来自私立大学。没有顶尖的鼓励创新的大学,就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美国是世界上私立大学最发达的地方,也可能是惟一没有国立大学的国家。美国顶尖的前20个大学,几乎清一色是私立。美国的大学,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不需要与政府机构协商办学方针,治理大学的权力和对校长的任命来自于独立的校董事会,这样的董事会既独立于大学,也独立于执政党与政府。学校管理层仅向独立的基金会董事负责。私立学校也有来自政府的经费,但是这些学校只对独立的经费托管人负责,而不是对教育当局负责。它们鼓励创新,创造条件使人创新。中国顶尖大学中有多少是创新精神?中国的公立大学对谁负责?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对得到诺贝尔奖就增加了不少把握。

  第二,单纯靠增加政府经费投入不是最有效办法。中国很多人士认为,美国人获奖多,是因为美国政府的投入多。美国政府是有投入,但更多的是其他形式的社会投入。搞研究没有投入不行。关键是投入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单靠投入违背了诺贝尔设奖的初衷。诺贝尔要把奖颁给那些能造福于人类的人,而不是那些能花钱的人。如果以造福于人类为宗旨,不得奖又何妨?如果不能造福于人类,得了奖又如何?浪费纳税人的金钱而已。

  就像勤劳很可能不致富一样,经费投入与得奖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何况,这几年学术风气的败坏与前几年各高校得到数额不等的行政拨款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其结果是,对经费的追求代替对学问的追求,对博导的追求代替了对博学的追求,对权术的探险取代了学术的探险。当教育以培养接班人为目的并为之设置无休止的课程时,当学术期刊的价值大小是按照该期刊所属的行政级别来决定的时候,当研究课题指南是掌握权力的人来制订并受理项目申请的时候,当每个研究人员被强制研究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的时候,诺贝尔奖的苗子就被连根拔断了。

  第三,用国家选拔人才重点培养的办法来取代为科学家的成长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是扼杀获奖者幼苗的不二法门。

  诺贝尔的获奖者是自由成长、自由追求而来的,不是造奖机器上锻造出来的。美国从不拿钱去专门培养诺贝尔的获奖者。获奖是个人的事业。获奖是个人追求的副产品,而不是主业。

  现在有的高校办起旨在“夺诺”重点速成班,真是南辕北辙。获得诺贝尔奖不能靠专门培养,尤其不能靠速成。行政官僚,与科学天才从来就不可能水乳交融。现在,中国的博士数量已在超短的时间内超过德国和美国。中国现在可能是世界上博士导师最多的国家,也是官员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最多的国家。博士与博导数量和科研经费的蹿升,以及博导收入和经费的蹿升丝毫没有缩短中国与诺贝尔奖的距离。

  第四,不容忍另类和异端学者的教育制度和社会氛围不可能产生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一个从根本制度上最大限度容忍自由与独立思考、鼓励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设提出挑战的国度,离获取诺贝尔奖就为期不远了。

  有创见的科学家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有关怀的作家不同于常人的视角。对各种人物的制度性宽容程度与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可能性呈正比。一个谔谔之士没有立锥之地的地方,不会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身影。非主流的文学作品有多大的自由发表的空间?有多少民间实验室和独立研究机构?有多少不需要挂靠的绝对独立民间基金会来扶持学术研究?这些问题有了答案,诺贝尔奖与中国人的相关性的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诺贝尔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