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书生气又何妨 做有理性有常识的人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 09:1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本报评论员孙德宏 读书与否应该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旁人肯定无权干涉。但是,当有比较多的很少读书、甚至根本不读书者,纷纷成了大款或某种权力拥有者的情况,则显然不再是“私人的事情”,而应该是社会的问题了
最近几日,关于读书的话题颇为热烈。 缘由是“十一”北京书市、首届中国青少年读书周,以及此前不久北京百家文学讲座等有关读书的事件。在这过程中,我们通过媒体看到了诸多学人、作家关于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读书等等的发言。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诸多青少年对于读书的热情。 我们以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对这件事都应该大加赞赏,大感欣慰。 以比较“现实”的经验看,读书,尤其是大量地读书这件事本身,是一单“成本”不小,而又很难说有明确回报的“买卖”———把读书说成是“买卖”,肯定有很多人大大不赞成,但这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比如,最应以读书为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们,不是有很多已经把学外语、考各种技能证书为主业,而把专业丢在一边了吗?不是很多成功人士几个月也难得坐下来认真地读一本书了吗?不是很多人一年也难得读完一本书却仍然呼风唤雨吗?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虽然在今天仍有一些人还在认真读书,但更多人则是很少读书,甚至根本不读书的———读书能换来钱吗?———如此说来,读书便还是“买卖”。 当我们把即时的物质诉求当作首要而惟一的价值时,读书肯定是不划算的;而当那些很少读书,甚至根本不读书者纷纷“成功”时,读书者就只能或气愤,或后悔,或无奈了———因此,“书生”、“书生气”之类的字眼大有贬义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不过,既然如此,我们社会恐怕也得接受这样的事实:因为即时的物质诉求成为首要而惟一的价值,可能太多的人便只能成了“赚钱机器”;因为太多不读书者纷纷“成功”,则必然鼓舞更多的人去主动追求做一个“赚钱机器”……也正因此,我们确有必要表达我们对前人和今天仍在鼓吹“读书有意义”的学人、作家们观点的赞成和支持。 与此同时,我们还想再补充两点看法: 第一,经常读书,应该是一个理性之人的生活方式。人之为人,是因为其有理性。一切市场的制度安排也是以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为前提的。无数的事实证明,读书除了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增长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使人冷静理智,尊重规则。如也以“买卖”的思路来看,这种理性可以阻击内心的某种侥幸和无赖式的冲动,而至少把即时与长远的物质诉求结合起来———这也是挺好的。可以认为,当经常读书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时,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社会和市场的秩序也会越来越好。 第二,要做一个有常识之人,是万万不能不读书的。“做一个有常识之人”的重要是因为常识对我们自己和社会十分重要。事实上,我们今天的很多改革其实就是对常识的重新认可和回归,改革之难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不少人对常识的无知和漠视。而较多地读书可以使我们对很多问题的认知和把握比较专业,甚至接近成为一个专家。“专家就是具有常识的人”———此说有深意存焉。 当然,读书与否应该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旁人肯定无权干涉。但是,当有比较多的很少读书、甚至根本不读书者,纷纷成了大款或某种权力拥有者的情况,则显然不再是“私人的事情”,而应该是社会的问题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