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弹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 12:24 中国经济时报 | ||||||||
北京评论-陈墨 10月11日,国内首起消费者状告杜邦不粘锅制造商和销售商欺诈消费者案,在北京市海淀法院开庭审理。 据媒体报道,特富龙是否含毒成为法庭辩论的焦点,仿佛一切又回到今年7月份。
诉讼中,作为原告的消费者负有举证的义务。但依我看,这件事情上,举证是相当困难的: 首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并没有如当时所称,在9月底之前拿出什么明确结论;其次,此前杜邦公司对美国环保署的妥协,也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说明杜邦默认特富龙有毒;再者,我本人也始终认为,生产过程有毒并不表明最终产品一定有毒,正如化肥、农药有毒不同于粮食有毒一样。 无论官司结果如何,也无论这起诉讼本身是否荒唐,这件事还是有意义的,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反思杜邦公司的危机处理能力。 有着202年成功历史和107年海外经营历史的杜邦公司,对中国市场也并不陌生。1984年,杜邦在北京设立办事处,至今已整整20年,算是较早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 经过20年经营,杜邦在中国已经拥有3家分公司、21家独资或合资企业,总投资超过7亿美元,拥有约3500名员工。可以说,公司在华的机构、职能一应俱全,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国本土人才,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中国本土经营的经验。 与此相比,在特富龙事件上,杜邦表现出来的迟钝和笨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恰巧,我刚刚从杜邦(中国)内部听来一个说法:在杜邦,只有傻瓜才能做出突出成绩。意思是说,杜邦内部的办事程序过于复杂和繁琐,以至于正常人做任何一件日常工作都需要付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循规蹈矩的企业文化更是抑制了许多自主创新的思想和举动。 了解这一点,人们就不会片面指责杜邦(中国)负责处理特富龙事件的本土管理者了。这些人也许知道如何处理危机才是最迅速、最高效的,但却无权自主、灵活地运用,只能将想法纳入公司办事程序,写成建议,逐级请示,等待指令。 因为他们虽然是本土的人才,却是杜邦的思想,即算没有被“洗脑”,至少他们的举动必须符合杜邦的企业文化和行为规范。 可以说,他们在生活中是中国人,在工作上是杜邦人;或者说,他们在思想上是中国人,在行为上是杜邦人。 其实,这种“虚化国籍”现象几年前就曾引起过关注,当时,一些人从民族和政治角度,认为这是“和平演变”的具体表现。撇开政治层面问题不谈,这种现象也至少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东道国的矛盾和尴尬。 但在本土化问题上,跨国公司也是左右为难:既要保持和贯彻本企业的文化特点和竞争优势,又要适应东道国市场环境和消费文化。 适应还是改变,是宾主双方共同面临的问题。还有一个共同之处是,谁都希望对方多改变,来适应自己。 企业和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较量,不同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必然是弱者适应强者;而从总体上说,企业和环境之间则永远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无所谓强弱。 当然,如果这里的企业特指某单个企业,情况就有不同。因为和环境相比,单个企业无疑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更多需要考虑如何去适应环境,需要更有弹性的企业文化,也需要更有弹性的企业文化推行方式。 回到特富龙问题上,杜邦之所以在莫明其妙中弄得如此被动,就是其企业文化本身及其全球化推进过程中缺乏弹性的结果。 弹性本身又有弹性:究竟什么问题上需要弹性,什么问题上必须坚持原则,这说起来可就更复杂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