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士为何焚烧中国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 12:28 人民网-市场报 | |||||||||
龚震 9月16日晚,在有“欧洲鞋都”之称的西班牙埃尔切市,当地一些市民捣毁并焚烧中国人的鞋店、仓库,造成价值100多万欧元,17个集装箱的温州鞋被焚。斗牛士们的一把怒火点燃了令人深思的“烧鞋事件”。
据报道,事件缘起于中国侨民与当地西班牙人的商业竞争。近年来,温州侨商以仓储批发方式大量进口和销售仅为2-4欧元一双的中国旅游鞋,其价格不到当地鞋厂同样鞋价的一半。廉价鞋大量进入这个只有20万人口,并以制鞋业为传统支柱产业的小城,造成了巨大冲击———鞋厂纷纷倒闭,2002年有12个,2003年为14个,2004年前7个月就达到26个,1000多名工人因此失业。当地人将危机感和不满归咎于当地的华商,在经过传单“警告”之后,一些人最终采取了暴力烧鞋行动,试图阻止日益扩大的威胁。 埃尔切制鞋业主把鞋厂破产和工人失业归罪于中国侨民经营者显然是不公平的。但事到如今,埋怨别人,不如反省自己。全球化并不是完全自由化,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全球化虽为中国商品和服务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国家都向中国无穷无尽的商品敞开大门而不树起任何篱笆。人家只知道你的廉价产品大量涌入砸了他的饭碗,给人家造成了直接与间接的创伤。中国商品与当地生产商之间的矛盾并不会因为贸易自由化而消失;相反,商品、市场竞争方面的矛盾会在政治、文化、种族等领域引起连锁反应,西班牙“烧鞋事件”就是这种矛盾的反应。 近年来,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此起彼伏,到2004年中累计已经达到600多起,影响中国商品出口数百亿美元,严峻形势要求中国必须认真处理好廉价出口商品与当地市场的进口承受能力之间的协调问题。即使不用“火攻”,也并不意味着别人不会启动“贸易救济措施”调查等方式来阻扰中国商品的进口。西班牙“烧鞋事件”对中国扩大商品出口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再次敲响警钟,要防止在世界各地再次发生类似悲剧,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双管齐下”。 首先,从政府角度讲,中国政府采取必要的外交手段予以援助,积极要求当地政府惩罚肇事者保护华商利益安排善后固然重要。但加强疏导、提高预防、预警能力则更为重要。 我国驻外使、领馆不仅要善于做事后诸葛亮,还应该善于做事前诸葛亮。此外,应该加强行业协会、海关、环保、质监、工商、知识产权部门等的督导作用,通过加强同业协作,严密行业规范,减少恶性价格战;通过加强执法部门的检查,抑制假冒、伪劣商品流出境外,败坏中国商品声誉。地方政府则应加强对企业产品生产的环境、劳动保护、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不能包庇纵容本地企业的违法行为,放弃只顾本地眼前GDP,不顾长远利益的急功近利的地方保护主义。因为,许多商品出口所遭遇到的问题都或多或少与部门与地方疏于管理有关。 其次,从企业自身看,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冲动之下,应该冷静看到出口繁荣背后的危机。中国货虽然具备价格优势,但在世界各国仍是低档商品的代名词,缺乏品牌,文化附加值低,抄袭程度高,款式雷同,缺乏内在的、长远的竞争力,遭遇反倾销的风险非常之高。所以,面对国外官方的贸易制衡和民间的非法抵制,企业必须加强律己,树立全局观念,不能只顾自己,盲目扩大规模,不能让俄罗斯市场中国商品摆地摊的情况重演,应该积极创新,调整产业方向,走上产品差异化、品牌化、高附加值化的路线,走出低成本、低价格、低档次的怪圈。2003年美国五河电子公司对中国25英寸以下彩电提起诉讼,但等离子屏、高清晰度、数字彩电等高端产品则不在起诉之列表明,通过创新走差异化和品牌化路线,是避免国外市场撞车的关键。此次温州鞋在西班牙的“败走麦城”,如果不是蜂拥挤在低档鞋这条船上,而在中高档上更有所作为,情况可能大不一样。出口企业、经营商家还应与当地经销商加强沟通,树立良好形象。实际上,事件之前很久在埃尔切就已经发现了当地人发放的要求中国鞋商退出市场的传单,到9月14日下午,中国鞋店附近贴满了煽动埃尔切市民参加9月16日晚7点的抗议游行示威“把运鞋集装箱全部烧光”的大标语,直到9月16日当地人行动升级,各方面均未能在缓冲时段给予重视并作出适当的交流和处理,悲剧在预告中按计划上演。据说,反对中国货的传单在首都马德里也出现过,我们必须及早防止“烧货事件”的克隆版。中国商人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中国廉价商品输送给当地居民的同时,还应该主动沟通,努力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化解矛盾,多行善事,造福一方,这样,将有助于缓和商业竞争导致的族群冲突和其他矛盾,达到和谐共处、互利双赢的局面。 《市场报》 (2004年10月12日 第四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