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科技股真的值得长期持有吗?

2001年03月14日 06:32  新浪财经 微博

  【TheStreet.com纽约13日讯】他们总是回来,他们总是回来┅┅他们总是回来接我。

  上述歌词是关於:

  A. Janus Twenty基金B.那斯达克100指数成份股C.那斯达克100指数追踪股D.你的父母

  假如你选择了除D以外的任何答案,证明你已经完全被那些说得头头是道的分析师洗脑。各类媒体总是在不停地宣传,长期看来,股市一定会反弹,一切问题都将烟消云散。此时,我想起了这首儿歌,对,只要父母最值得信赖,只有他们才会接你回家。而科技股却不会,它从来也没有学会过。科技公司可能大批出现破产,他们可能陷入漫长且毫无指望的景气循环。请注意一下我所总结的科技股压力指数吧,去年该指数曾经达到430,而目前压力指数却仅为59!啊,朋友们,这种情况下指数,不一定会反弹了,它可能永远也不会回到最高点了。

  大家需要明了的是,长期前景也是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今天,麦尔考-弗布斯(Malcolm Fobes)说,我可能在去年抛售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BRK^A),而当时股票正处於谷底;而他还认为,Berkshire共同基金再下跌50%才是其真正的谷底。不过,这其中是有着区别的,巴菲特管理的股票买进的都是拥有巨大现金流量的老牌股票;按照传统的价值评判标准,这些股票才是真正的便宜货。而Berkshire共同基金持有的却是高价股,它们的价格往往在企业盈馀下滑时也能保持上扬。

  不过,假如你仍坚持看好科技股的远期前景的话,那麽请看看华尔街日报的史迪夫-弗兰克(Steve Frank)上周末列举的一系列科技股名单吧。假如你持有了这些股票,最终便会遭受严重的损失。

  那麽,为什麽我们不抛售其中的一部分,然後重新布署科技股投资组合呢?记住,我始终认为科技股应该成为你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不过我强烈反对将科技股当成投资组合的全部。然而,上百万投资者的组合中仍只有是科技股,这便是残酷的现实。

  也许,某些乐天派人士还会争辩说,“现在抛售已为时过晚了吧。”对於这种观点我的回答是,“行了,这不公平,我的要求并不严苛。”过去几个月以来,我一直表示抛售科技股还为时不晚;而乐观人士却始终认为适当的时机已经过去。太晚了,太晚了┅┅在他们轻描淡写地抱怨声中,时光便这样白白流逝。我已经尽全力向投资者证明科技股的真实景况了,我将科技股上市时的价格和目前的价格进行了比较,我还列举了去除具有迷惑性的分股因素後的股票价格。我极力向人们证明,目前市值超出10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数量仍太多。我也不止一次地阐明,PMC Sierra(PMCS)、英特尔[微博](INTC)、Applied Micro Circuits(AMCC)、Janus和Firsthand及其同类股票将令投资者栽跟头。

  然而,乐观派总是鼓吹说,“别灰心,反正现在已经太晚了。迟早会反弹的吧,想想15年後的情形吧。”对於这批人的油腔滑调和自以为是我已经厌烦透了,他们缺乏起码的危机感和责任心。所以,我继续宣扬自己的观点,鼓励投资者抛售部分科技股,将部分资金从科技股基金中抽离,现在真的还算不晚。也许资金撤出之後,股市便会在两天内反弹9%,但是只要你将抽出的资金投向其他领域,便一定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在非常时期,你必须保留资本、重新布局。在这样紧要的关头,千万不能盲目听从分析师们不负责任的言论,不能消极等待时运的好转,应该有所行动,要果敢地作出决策。我绝不能停止宣传自己的观点,否则那些鼓吹“长期买进和持有”的分析师将继续攫取投资者手中的资金。这些分析师总是在安慰投资者,不要为Copper Mountain(CMTN)、Vignette(VIGN)、雅虎(Yahoo!)(YHOO)、Dell(DELL)和E.piphanie(EPNY)等股票担忧,它们远期看好云云。他们怎能凭空夺取你的美元呢?大家赚的都是血汗钱啊!

  极度真实:假如我仍在Cramer Berkowitz基金任职的话,我也将会象这些科技股基金经理一样“大肆屠戮”投资者的。让我告诉你基金经理在季度末都做些什麽吧:他们会集体抛售,这便是富人的行事规则--绝不坐等时机的到来、行动果敢而独立。一旦感觉收手的机会来临,他们便会立即抛股套现。至少对某些股票他们会如此操作。一旦有人提及所谓的长期持有理论,他们便会感到无比的不屑,“行了,老兄。长期持有可不是我们富有的原因,你会从我们身上捞取大量油水的。我们才不会傻乎乎地听信想要从我们身上获利的基金经理们的意见的。”你们明白了吗?他们的态势是绝对正确的,投入基金中的是他们自己的资金,而要保护自身的利益,便决不能听取基金经理们所谓“不用担忧”的鬼话。

  就在我收笔之前,又有投资组合经理在电视中叫嚣科技股的买进时机到来了,鼓动投资者赶紧补舱。但可笑的是,这群小丑几个月以来一直在怂恿人们补舱。假如投资者果真将资金投入,这些经理们便会立刻用他人的美元在其他基金中为自己谋取暴利。

  我知道,我完全知道--透露了上述内幕之後,自己可能会受人咒骂。不过,我并不介意承担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令读者的部分资金从股市的熊熊火焰中逃脱。假如自己的文章能够多多少少让投资者免除一些损失,我就已经十分开心了。这在我看来便是最大的胜利。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2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 曼联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美国华人:“杀光中国人”节目让人生气
  • 读书枉担恶名:李莲英为人低调为何还挨骂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