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职场 > 正文
 

职场杂家自由自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11:50 精品购物指南

  顾问档案

  沈重 自由策划人

  曾任中华世纪坛策划部主任,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创意总监,保利集团保利科技大厦创意总监、副总经理,南德经济发展集团高级设计师,北大方正集团印象广告公司创意总
监等职位。

  初学雕塑,后研习绘画、书法、诗文,沈重多年从事创意、策划、设计事业,涉及大型项目、竞标项目、区域经济、文化旅游、环境工程等众多学科领域。他说自己是个杂家,善于整合利用资源。

  追寻广阔空间

  记者:您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是很好的工作,为什么后来选择进入企业?

  沈重:当时一边教课一边接一些社会上的设计项目,但总觉得学校里的天地不够广,没有新鲜感。我的性格很喜欢创造,不愿意老在一个环境里,外面世界的吸引力太大了,在学校待了四年之后我去了中苑宾馆,做总经理办公室的美术设计师。

  记者:就是下海了?

  沈重:其实那时候没有下海的感觉。现在才是真正的下海,我从2001年离开歌华集团后,就不在任何公司正式任职了,自由职业。融入社会大循环,不受任何单位的限制。

  记者: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您如何处理艺术创意和资本意志之间的关系?

  沈重:这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是一个常态。很多人都会趋同于出资方,但是我尽量用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为他们想得更周到,让他们赢得更多利益,这样来获得认同,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我的方案基本都是按照我的意图做。

  记者:您曾经在很多知名的大企业工作,转换也比较频繁,您选择跳槽的标准是什么?

  沈重:选择的时候,第一个标准是能释放自己能量,舞台越大我越喜欢;其次是能取得符合意愿的价值回报。

  我不愿意守业,就是想开拓新的项目。即使给我一个很大的摊子让我管我也没什么兴趣。

  做复合型人才

  记者:您是学雕塑出身,但是现在做的工作涉及很多领域,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过明确的规划?

  沈重:我确实在不断调整人生定位,但没有做过具体设计,就是顺其自然。

  虽然我也做了一些和艺术隔着一定距离的事情,但商业项目第一是为了生存,一旦条件成熟了,我最终还是想回归艺术,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多年的积累办一个个人的艺术展。

  当初的同学有的做了老板;有的一直埋头专业,做临摹;我算是杂家,复合型人才。

  记者:您怎么定义复合型人才?

  沈重:复合型人才应该是“米”字形结构,学习思维模式和创作实践模式体现出一种交叉、放射、延伸、立体的机能和功效——它集大信息量、多知识量、多元文化、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集成,构成复合型的知识背景和融会贯通的创造性思维优势,从而来胜任前瞻性、复杂性、系统性、网络性、创新性、高层次的创造性工作。

  记者:这么多领域的知识是从何而来的呢?

  沈重:我觉得做创意策划设计最重要的就是修养两个字,人怎么得到修养?我形成的方法论就是五个加号系统循环:文史哲底蕴+专业水平+综合素养+创新能力+丰厚阅历+全球视野。

  绘画技巧、雕塑技能等基本功固然重要,但对现在来说就是一个工具。艺术院校的学生不少人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从整体的创作成果来看,却达不到很高的境界。关键因素就是“修养”的欠缺,底蕴不够。如果是专业技巧一流,修养境界二流,那很难攀上理想的高峰,作品难逃匠气。

  我也是事情逼着学习,比如做国家级项目长城碑林,原来这方面很多知识都不懂,但被推到了这样一个舞台上,就要翻阅大量资料,进行资源整合。

  记者:修养主要是靠后天培养吗?

  沈重:其实对于做艺术的人,很多时候即使给他创造条件也达不到很高的境界,因为他没有这种天赋。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天赋,幸运的人可能从小时候就发现了这种天赋。我刚上美术院校的时候没有任何专业知识,水彩和水粉都分不清。入学后从画素描开始学起,我就是胆大,可能也有天赋,很快就成为拔尖的学生了。

  解案 如何向老板提意见?

  读者小费:前年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工作。之所以选择这家公司,除了专业对口、收入还不错,我特别看重的是老板对于我这样普通员工的重视。

  因为感觉老板对年轻人十分宽容,工作半年后我就将自己对公司制度的一些看法直截了当地向老板提了出来。开始老板很高兴,直夸我将公司的事业当作是自己的事业。这些夸奖让我认为自己确实找到了用武之地,感觉甚佳。打那以后,只要对工作有了点想法,我就会向老板汇报。可慢慢地,我发觉老板似乎不愿听了,而且越来越露出腻烦的神情。我搞不清楚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沈重观点:提意见要挑重点

  一般来说,有思想的老板都会很重视新员工的意见。一是鼓励新人的参与和进取精神,调动积极性,二来新人容易更客观而且敏锐地发现问题。

  但是在往后长期的工作中,要提意见和建议的时候就要讲究策略了。因为老板的时间都很有限,不可能无休止地随时听取每个人的意见。你应该在找老板之前先衡量一下轻重缓急,选择重点的内容跟老板说。此外,要考虑一下老板的兴奋点是什么,或者能给公司直接带来效益的建议,这些都比较容易被老板接受和欣赏。

  本报记者 刘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