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职场故事 > 正文
 

王中军:做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影视公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15:56 经济参考报

  2005年3月11日,在福布斯文化娱乐产业论坛上,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的发言洋洋洒洒,十分幽默,十几分钟的演讲使台下的观众数次发出会心的笑声和叫好声。

  这个清瘦的男人,戴副眼镜,一口京腔,说话的时候很放松,但却透露出务实、精干和坦率。就在《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他的同时,门外还有数十位记者在苦苦守候。王中军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记者的注意?华谊兄弟何以在短短几年间就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民营影
视公司?交谈之中我们渐渐走近了这个时尚快乐的投资者。

  简简单单做生意

  “20年前,谁能想到个人也能拥有亿万元资产?”作为众多影视大腕的后台老板以及华谊兄弟的创始人之一,王中军说,他原来从没想过要做企业家,“因为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企业家”。王中军承认成功来自于机会,不过对于机会的理解,他却有着简单的信条。“因为有资金,机会也就随之而来。有朋友跟我谈电影、谈汽车销售,我觉得可以,就做了,有人愿意和我谈合作项目,这就是机会。”

  王中军没有上过高中和正规大学,甚至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就去参军了,然后在一个政府机关做事。1985年,王中军从政府机关辞职,并凭着美术这个一技之长开始做职业摄影师,拍些挂历、画册,给一些媒体画插图、封面。后来,王中军成了一家广告公司的部门经理,不久后他承包了这家广告公司。

  1989年,王中军抱着出去看看的心态前往美国留学,想挣些钱回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广告公司。留学的生活很艰苦,生活费要靠打工去挣。在美国呆了5年之后,王中军带着10万美元回到了北京,开始运作自己早年梦想中的广告公司。1994年,北京国际饭店,华谊广告公司在王中军的一手操持下正式成立,而正是这家广告公司,完成了王中军资本的原始积累。

  影视剧行业可以被称为继“华谊广告”之后王中军延伸的第一个领域。他尝试制作的第一部电视剧是英达导演的《心理诊所》,而这部电视剧的市场盈利率在当时高达100%。由此,华谊兄弟借助广告推广优势,逐渐在电视剧制作单位中脱颖而出,这也让王中军坚定了自己发展娱乐事业的决心。

  短短几年时间,“华谊”推出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电影《一声叹息》、《没完没了》、《刮痧》、《大腕》;电视剧《心理诊所》、《康熙微服私访记》、《罪证》等,在人们看来,王中军投资的影视作品几乎是拍一部火一部。

  在2004年的华语电影市场,华谊兄弟更是风光无限。由华谊兄弟投资的《可可西里》摘取了“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功夫》和《天下无贼》也分列2004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前两位,再加上买断的香港电影《大事件》,2004年华谊兄弟仅这4部影片的合计票房收入就达到3.2亿元,占到全国华语票房收入的40%。

  然而取得这样不凡的业绩,在王中军看来却是如此简单而直接,“在中国做生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认真地执行‘拿来主义’,然后依照中国的国情和自己的经济实力去走别人走过的路就可以了。做冒险家都比较简单,碰到事情不用去做过多的分析,也许一分析就不会做了。”

  正是这种简简单单的行事风格,使得这位拥有8家不同业务公司的中国第一大私营电影公司老板,并没有陷入繁琐的公司事务中。王中军告诉记者:“很多老板非常忙,可我很闲”,那是因为他有个理念:老板只管关键的人和事。在他的日程中,一切都被简化得清清楚楚,自己做不来的事就找合作伙伴,公司的日常管理也完全放手,自己只是一个“清闲”的“甩手掌柜”。

  人力资源的民间组织者

  正是这种略带浪漫主义的简单的行事风格,使王中军赢得了朋友和下属们的充分信任。在王中军的谈话中,“朋友”这个词出现频率非常高。“朋友之间做生意反倒没有什么顾忌,大家互相都很了解,投资人也知道华谊兄弟的价值所在,我个人也很直率,所以谈判进行得很简单。”王中军将华谊兄弟第二轮私募的成功归功于此。

  而对于两次成功的私募,王中军认为“基本上是兄弟之间喝酒,拍脑门就定了”,但是这种传统的私募对公司的帮助非常大。“华谊兄弟在私募后上了很大的台阶,可以拍规模大一点的戏,可以垄断一些人才的资源,而且抗风险的能力也变强了。”两次私募以后,又是在周边朋友的帮助下,王中军搞明白了应该如何实现公司内部的增长和产业链的完整,最后他进行了三次收购:除了一次经营上的收购外,华谊兄弟还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收购了西影股份发行公司和战国音乐公司。现在,华谊兄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民营影视公司。

  王中军毫不讳言“华谊兄弟会在至少30年内都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电影公司”,而这样的自信首先得力于他成功的人才战略。6年前,王中军独具慧眼打算与冯小刚签约,这使得当时还不为人所知的冯小刚喜出望外。其实当时王中军并没有完全考虑好签约冯小刚到底会不会赚钱,但是他知道人才非常重要。几年间,冯小刚果然拍出了多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为华谊兄弟立下赫赫战功,如今这样的模式再次被复制到年轻导演陆川身上。对于这两个人的成功“买断”,王中军说:“在以知识产权和智力资源为核心的流行文化与娱乐产业中,人力资源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除了投资影视公司,王中军还另外组建了华谊兄弟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专门运作和推行影视经纪人制度,旗下演员有刘嘉玲、关之琳、王姬、范冰冰、吴若甫、夏雨等,导演有冯小刚、路学长、陆川等,正是这样一个强大的阵容,为华谊兄弟公司制作高品质的影视作品提供了持续保证。

  只有大制作才有高回报

  王中军说:“我们在电影业内应该是商业成绩最好的公司之一,投资规模也最大。但很难说自己是第一,这样说会伤害很多同行,我觉得我们起码是最好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我相信这个劲头还会继续往前走。”

  个性粗犷、随意甚至有几分浪漫的王中军是一个很大气的人,大制作、大手笔加上影视大腕,这是他主要的投资原则。“300万至400万元投入制作没有吸引力,必须要用密集的资本来实现规模化运作。”王中军说,“影视作品讲求的是单篇的制作规模,而不是数量上的规模。”

  根据王中军介绍,华谊兄弟的资金主要集中用于高薪聘请大牌明星,另外还在电影前期的策划、后期的推广和发行上都下足了功夫。比如电影《大腕》就首次把美国好莱坞八大公司之一的哥伦比亚集团引进了华谊兄弟投资组合的阵容当中。从《大腕》开始,王中军在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机制上第一个吃起了“螃蟹”——他首次尝试了在中外合拍片中由中方人员占主导地位的方式,并直接参与全球票房分账。而这将改变中国电影人多年无权参与全球票房分账的市场现状。

  在华谊兄弟与哥伦比亚合作拍摄的影片中,《功夫》无疑是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部华语片。但在1.6亿港币的总投资中,华谊兄弟仅仅参与投资了100万美元,占总份额的5%。王中军对此也显得有些无奈:“如果可以投入更多的话,我们获益会更大。这不仅是指在国内市场上的票房。高投入自然就有高回报。”

  然而,王中军并不是一个只知道下狠心砸钱等待着高回报的人,在投拍陆川的《可可西里》之前,王中军预见到了市场前景可能不会太好,但还是拿出了近千万元投拍这部电影。虽然《可可西里》国内只有100万元的票房,但是王中军表示:“赚了很多的名,我认为挺值的”。

  工业化的运作模式

  事实上,风光无限的王中军并非总是一帆风顺,1998年,由华谊兄弟参与投资的第一部电影《荆轲刺秦王》即遭遇票房惨败。之后的3年中,华谊兄弟继续先后参与投资制作的《鬼子来了》、《我的一九一九》等6部电影和4部电视剧,也都表现平平。而正是在前期的不断摸索中,作为曾经小有名气的广告人,深谙市场的王中军提出了电影的“工业化运作模式”这一概念。

  “所谓工业化运作模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密集资本投入实现规模化生产;第二是专业化分工;第三就是技术先导。”王中军表示。所谓技术先导,就是关注业界先进技术与市场的结合。电影《手机》获得成功后,尽管王中军对手机短信目前还停留在“会看不会发”的原始阶段,但这不妨碍华谊兄弟的“技术先导”:仅仅通过向一家短信内容服务商提供《手机》电影内容的授权,华谊就获得了100余万元的收入,这是没有任何成本的纯收益。

  “影视行业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相反,和很多行业一样,只要投资人掌握了一定量的市场信息,并对此做出细致科学的市场分析,遵循固有的工商业运作模式,那么,在影视业投资生产并赢利是理所当然的事。”王中军这样告诉记者。

  作为众多影视大腕的后台老板以及华谊兄弟的创始人之一,王中军说,他原来从没想过要做企业家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