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财富智商

2001年06月18日 11:49  金羊网-羊城晚报 

  财商”就是如何让钱为你工作。

  财商创造富人

  汤小明:《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提出一个概念叫"财富智商",即财商。财商这个词是怎么提出来的呢?我会简单说说。但是我想先做个调查,不知在座的有多少读过这本书或这套书?能举下手吗?(几乎7、8成观众举手)(汤耸耸肩觉得人很少)我们在开财商研讨会的时候,与会者几乎是全部举手。不过没关系,这正是我们要工作努力的地方。

  这套书从美国引进,作者叫罗伯特·清畸,是第4代日裔美国人,他本人有2个父亲,一个是亲生的--穷爸爸,一个是朋友的父亲--富爸爸。

  他亲生父亲教育他要好好读书,上好的中学、好的大学,毕业后要读研究生,好好工作,得到老板的赏识,然后得到加薪,得到更高的职位,然后贷款,买车、买房,然后拥有自己的小天地……书中描述的穷爸爸最后做到夏威夷教育局局长,但是他身后只给家人留下一大堆帐单,永远在按揭买房子、车子,永远在用信用卡贷款消费,像一只老鼠在走怪圈。用清畸的话说,满大街都是这种老鼠,他们都在为生活而奔波,为钱而工作。这是书本中描绘的中产阶级和穷人的状态。

  富爸爸是个高中毕业生,从小知道如何与钱打交道。不断培育财商,即怎样和钱打交道的智慧与能力。富爸爸从小财商较高,管理自己的企业,拥有不动产、连锁店,作者把他两个爸爸的精采的谈话记录下来。他认为两个爸爸都是当今社会很有魅力的人,穷爸爸是夏威夷教育局的局长,有个好职位,也受人尊敬,有好房子与车,也有学问。富爸爸有自己的资产、产业、时间--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书里反复讲了一个观念,即穷人与富人不同在哪儿?在财商的区分上。

  财商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理财的智慧,就是与金钱打交道的能力。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观念,这个特别重要。我记得北大张维营教授5年前写过《给金钱正位》的文章,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金钱是文明的核心产物。我们每天都与车子、房子、吃的、穿的打交道,这也都是文明的产物。我们为什么不能正视金钱呢?中国人看金钱是有点变态的,要么狂热追求要么无所谓。

  第二还有知识方面的问题,包括财务、会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等。只有把这些知识的吸收,财商才能提高。从穷人走向富人必须掌握这些知识。

  第三,包括行为上如操作方面的知识,比方说大家的心理素质、综合素质。每个人出生后,智与情是与生俱来的,财商呢,是社会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而显得越发重要。这就是为何作者提出"要达到人生的自由必须要达到财富的自由"。当然他讲的不是你在银行存款的数字,那是假的,关键是你能让多少钱在为你工作?把钱运作起来,如果你财商比较高,管理的就好。现场还有真正的富爸爸,有经济学家,有银行家,可以让大家更好的交流。

  主持人:财富智商高低的区别在于是钱在为你工作还是你在为钱工作。在座有谁是让钱为你工作的?(有5个)这使我想到前几日香港全球财富论坛,财富论坛邀请企业家有一个条件,就是企业家都必须是自己创业。如果是打工皇帝,哪怕年薪上亿都不在邀请之列。这是个非常鲜明的信号,说明社会对创业的人充满了尊敬。今天现场有经济学家,王教授您怎么看财商?

  王则柯:我是第二次到沙龙来。我突然发现现在这里是三个"富爸爸"一个"穷爸爸"。(掌声,笑声),我是个穷爸爸。困惑的是,我觉得我虽然穷,却从来没有为钱工作。刚才听到一个鼓舞的消息,这本书很快在我国卖了100多万册。我想现在除了规定要买的领导人的著作以外,很难想象最近十年有一本书可以卖到100万册。我试图把这本书拿来看,可是老实说看不下去。他们说这本书写的有点罗嗦,我说,应该是非常罗嗦。(笑)不过我看不下去不代表大多数人。这本书迎合了市场需求,所以火,这是经济规律。

  主持人:王教授非常诚实,那天把书送给他,他说读不下去。我通常是比较跟风的,100万人在读,我也要读呀。里面确有些令人深省或者说触动人的东西。那么理念落实到生活中,又如何呢?让场上的“富爸爸”现身说法。

  金钱生出金钱

  姚良松:我是前天晚上拿到这本书,看了后,我买了几本送给我弟弟。这本书虽然罗嗦但浅显,有些规律性的东西还是挺有用处的。里面确实有些对金钱规律性的认识是有提示意义的。里面有很多观念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比方说,不要买债务,要买资产。穷爸爸分期付款买了房子,认为买了资产,富爸爸说这是买了一个负债。争论的焦点,我认为要从什么角度看。要认识金钱的运动规律,不要恐惧。有一种说法,诺贝尔奖金如果没有现在的理财小组帮他理财,诺贝尔奖金早就连本金都没有了。

  关于个人,我想介绍朋友的例子。他做铺面投资,用200万买了两个铺面,又马上抵押给银行,退回70万后,把铺面租给别人,租金一年有几十万,他才花了30万就有了一百万的产业,同时把风险转移给银行。退回的70万再买另外的铺面,把银行、商铺与个人组合,我觉得很巧妙。我们要在利润与稳定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进行整合。所以,一个人对财富的理解,对金钱规律性的认识非常重要。(热烈掌声)

  透视理财手法

  主持人:感谢"富爸爸"的肺腑之言。我们这里坐着位真正的金融理财人士。我对金融的认识比较浅薄,现在把话筒交给廖先生。

  廖锐浩:说到财商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大家对财富这个问题谈论那么多?是因为经过改革开放这么20年来,个人资产现在有3次质的飞跃,全国现在储蓄存款已经有6万多7万个亿了。个人资产增长这么快。随着个人资产的不断增长,人们对财富的关注也必然不断提高,这是历史性的。

  另外,理财也有差异性。有很多世界巨富,他们的理财手段都是有差异性的,李嘉城就认为30岁以后才开始理财,30岁以前就拼命埋头苦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格林斯潘认为3年之内钱要拿出来用的话,就不要进入资本市场。另外,格林斯潘认为要找一个善于理财的配偶,所以格林斯潘在不同的时候就是找的不同的老婆。(笑)

  拓宽投资渠道

  主持人:看来每个富爸爸的理财手法各有不同,那么我国目前给公众的理财环境如何?

  汤小明:刚才说现在储蓄存款6、7个亿,为什么储蓄存款利率一降再降,钱还在国家、在银行手中?这也是国家担心的。大家为什么不愿意投资,一方面是因为投资有风险,另外是投资环境方面,包括投资渠道拓宽、法律保护、政策监管都需要更加完善。

  改善投资环境也是我们搞财商的一个初衷。能不能通过财商教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不敢说,但是我敢说通过财商教育让一部分人思考起来。我们希望通过财商教育让更多的人去思考环境,去思考金钱,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财富,思考自己的自由和梦想,这种思考一定是比较理性的。

  无论什么原因贫穷都不是一种骄傲,我们没有理由在财富上落后于人。有一个笑话说:也许二十年、五十年以后,那时新经济也很发达,到了那时,买小气车可能只要十块钱,电脑一块钱,因为这些完全是重复的劳动,但是那时看长城可能要100美金。这还不是最让人吃惊的,最吃惊的是你到长城去,守长城、管理长城的可能是美国人。(掌声)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