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的革命》到《富爸爸》(图)

2001年06月18日 11:42  金羊网-羊城晚报 

  《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书,给沉寂多时的书市吹入一股强劲的夏风。据广州购市中心办公室主任刘国强介绍,该书推出几个月,今天河一间店已经售出4000余册,目前销售势头远超过炒作多时的《学习的革命》。

  (王音)图/陈国

     

  檀盛

  不知是谁将文化产业定为最后的暴利行业之一。这个说法的凭据我们不知道,但文化产业普遍缺乏商战手段,它是最后的处女市场之一却是显然的。

  一批最有文化底蕴的人,却长时间不知道怎么卖文化。大学教授写的书,市场终端的发行却在文盲手里。有人曾经开过这样的玩笑:本科生当报纸的采编,高中生搞发行,小学生当报贩。这种倒金字塔的结构当然和我们文化的历史传统有关。几千年里什么文化内容都可以发现,唯独没有营销文化。

  现在在其他市场经济成熟的行业,像家电、饮料等,市场进入的壁垒已很高,商战的做法已透明,不会再产生什么机会。博士、硕士、留美、留欧,大批人才加入了这些行业的营销队伍,高营销成本、高风险,精彩的手段,一些典型的个案有了模本的意义。

  从经济学上说,“卖”什么仅就“卖”而言是一样的,只是商品不同而已。既然文化产业是处女产业,自然有人要进入,既然知识经济是文化经济,文化人爱上市场以后,会比商人更商人。于是终于有人将“品牌营销”带入了文化产业,对原先的自然格局,半自然格局造成冲击。同样一本书、一个概念,选择对了“商品”,有没有营销是不一样的。不断有人在这个行业创造奇迹,半原始状态的文化领域已经和正在诞生“传奇”。

  前有《学习的革命》而出的科利华,现有《富爸爸、穷爸爸》而成的“财商”公司。且不说后面这本书比前面那本书更“普罗化”、“大众化”,单是“全民皆商”的背景下,“财商”揭示“教你挣钱”理念会产生多少商业机会也不言而喻。

  在其他行业,商品常常遇到“克隆”,“造缎”,在文化产业自然也会遇到“模价”、“盗版”,任何一个产业,“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形都不会长久,因为“竞争”时代来临了。从上个世纪末的几年开始,许多不同的人才纷纷进入如出版、发行之类的文化领域,目前,主流文化行业,市场的竞争层次已经不低。虽然相对而言,这个行业还有许多机会,但“市场”终有一天会抛弃了它自己产生的“神话”。注意力的转移速度增快,泡沫就会幻灭,但真正的文化英雄总会冲浪而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