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蕴
在医院工作了二十几年的李医生,去年终于评上了副主任医师,了却了她多年的愿望。但李医生为评职称,在财力、精力上没少下功夫。
李医生为评职称又捡起了早已荒疏的英语,从键盘开始学起了计算机,准备论文,请人帮忙润色,在论文答辩前的一周,她失眠了好几天,设想着评委会有可能提出的问题。除此之外,她还投入了1400元用于评职称的各种费用。主要有三项:英语考试费500元,计算机考试费600元,评审和答辩费230元,复印论文及发表作品花费几十元。李医生说,她算幸运的,一是单位给了她评副高职称的指标,二是她通过了。如果没通过,所花的时间、精力、财力就随之东流了。
李医生评上副高后,每月基本工资增加24元,职务职称津贴增加55元,一共增加79元,虽然每月李医生都可享受由此带来的工资增加的喜悦,而且奖金以及每次增加职务津贴也是与职称挂钩的,但在目前市场的薪酬水平下,这种增加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今天,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发现,仅仅有职称的“名”是不够的,“利”的实现同样是能力和价值的体现。尽管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中职称的级别涨幅已从原来的十几元增加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职务津贴也增加了,但市场的薪酬价位并不是以专业技术职务为标准,也就是说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与市场价位还有一定的距离,不少国企人才就是抛弃了已经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投奔到并不评职称,而是随行就市的外资企业、非公经济企业。
据北京市人事局的一份调查显示,2000年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总量比1999年净减22139人,减少了9.6%,而且这已是连续六年呈下降趋势,其中有多种原因,但职称的价值显现不充分,工资价位偏低可以说是一个主要原因。不少人认为职称带有浓烈的计划经济色彩,指标限制、人情浓重、无论申报什么系列一律用英语和计算机作为先决条件等,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早在1997年,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徐颂陶在一次工作座谈会上就已讲过:“深化职称改革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强化执业资格制度,淡化职称,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有些职称系列,在条件成熟后,可以逐步向执业资格制度转化。”这种转化必须是水到渠成的,比如律师,目前社会上的律师多就职于律师事物所,由于多是民办性质,工资发放并不以专业技术职务作为标准,职称在这里就失去了意义,去年参加律师职称评审的全北京市只有二、三十人。在律师行业,执业律师已开始取代律师职称。
在国外,有的只是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如教授、研究员、工程师,而且也没有高级和中级之分,中国要加入WTO,也必然要走这条路。未来的模式将是执业资格作为准入上岗证,职务聘任作为水平能力证,不再是职称牵着"薪"走,而是岗位牵着“薪”走,能力牵着“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