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关注财富人物是个误区
本报记者刘勐
记者:参加此次《财富》论坛的过程中,有些什么精彩的经历和体会?为什么会参加呢?
王志东:《财富》论坛是一个国际上各大成功公司的总裁、董事会主席会聚的地方,有这样的机会认识一下这些人,是个不错的经历。我这次参加论坛,主要是加入一个有关“中国入WTO后的新商业机会”的圆桌会议,在这个圆桌会议上有很多国内外的好朋友(指段永基、张朝阳等),有这样的讨论是很不错的。
记者:在这次论坛上,您有什么重大的收获吗?
王志东:收获并没有很明显,论坛安排得很紧凑,大家交流的时间并不多,只是增进一下新老朋友的认识,我去论坛前也没有抱很大期望,也并没有获得对新浪有很大好处的收获。
记者:您对此次《财富》论坛的主题看法怎样?全球兴起的这样一种财富热,你有什么体会?
王志东:此次会议在香港召开有它特定的含义,《财富》论坛在一个国家同时召开两次,主题又定为“亚洲新一代”,这对于引起国际商界对亚洲,尤其是对中国的注意是有很大的作用。中国进入WTO前夕,中国经济环境和过去相比已经好得多,这里面充满了机会,新浪也一样。
记者:谈到此次论坛,人们期待像世界500强里那样的财富人物,您个人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志东:只是将焦点集中放在财富人物上是个误区。大家应该更重要去关注产业,看中国的产业能不能利用现有的机遇,真正在某一个产业形成强大的架构和资本市场,形成一个个成功的巨型企业,这样的话,财富人物的出现是很自然的。当然,企业家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他把一个企业从小带大,所谓“时世造英雄”,财富人物的出现是需要内外部各方面的环境的。
记者:您觉得中国的企业和世界500强相比有些什么差距?重点谈一下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差距。
王志东:首先我想说,差距正在缩小。中国各方面产业基础都比较薄弱,自然造成企业实力相差很远。差距体现在管理人才的差距、管理体制的差距和综合实力的差距。但你也看到,海外人才逐渐向中国靠拢,这里产生了更多的中西交流与合作,企业的事物链上中西方有了更多的交流,差距也在缩小。中国作为“亚洲新一代”的重要成员,最大的市场提供给中国企业很大的机会。
张朝阳的财富目标
本报记者吴延晖
张朝阳:从个人角度来看,财富论坛给了我很好的机会和时间去与国内外企业家进行交流。对公司而言,也会起到宣传与扩大影响的作用。1999年,搜狐还没成功上市,还处于创业阶段,而我本人也要处理公司融资、财务、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具体事务,因此与企业家们讨论的往往是企业经营的具体而细致的问题。2001年,搜狐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了,同时企业近期也已经走上正规化运作,有良好的管理团队在替我管理企业,我就能有机会脱离公司的具体事务,自已安排的空暇时间多了。这样参加《财富》论坛,我会与企业家们探讨一些宏观一点、长远一点的话题。
在大会上,我最关心的还是IT行业方面的讨论,包括雅虎的杨致远、DELL电脑的戴尔[微博]、联想的柳传志等巨头们都分别回顾了新经济的发展模式。有时候,商业的话题未必是不断更新的。像如何把握消费行为与动向,如何提高经营利润、减少成本,这些都是永恒的话题。相同的话题在不同的形势下,有不同的解释。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国内本土企业与我们这种先出国,再回来办企业的已经越来越象了。不论从财务审计、法律制度和品牌战略,还是一致的国际化与本地化,都不断趋同。以前,中国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不同背景的企业,会有不同待遇和发展空间。如今,已经淡化企业性质的差异,以后企业只有“成功”与“不成功”的区别。随着中国入世,这种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记:《财富》杂志刚刚评出全球25位企业明星,你也名列其中。你认为你与其它获奖者有什么是共同的?
张:获奖者共同的一点,是都很年轻,都在国际资本市场摸爬滚打过,都取得一些有益的经验。获将的企业未必都是最大最好的,但应该是管理出色的,未来有很大发展潜力的。《财富》设计出该奖项,说明这个全球最受关注的财经媒体非常重视世界新一代企业的成长。
记:你曾计划搜狐在2002年第4季度达到收支平衡,目前计划执行情况怎样?搜狐下一步会有什么赢利措施?
张:公司发展比较顺利。从今年第一季度收入情况看,比去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增长了13%,而烧钱的数量,也就是成本下降了21%。以上的良好状况,主要是通过裁员、与chinaren的兼并重组、以及严格控制成本实现的。目前我们已经运了最少的钱去做广告,但收效是很理想的。
我们的目标一直是将大用户群体转化成商业回报。赢利商业模式应是渐进式的改良,策略的有效性显得非常重要。搜狐今年加强了非广告收入的开拓力度。例如增加企业电子商务和短讯息功能等。今年控制第一季度,搜狐的非广告收入上长升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