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0

新闻

  • 行情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王文京:将软件进行到底

2001年06月07日 12:48  新财经  我有话说

  2001年4月19日,用友软件(14.590, 0.77, 5.57%)公司在北京进行了上市路演,每股发行价定为36.68元。如果发行成功,王文京将成为中关村(4.700, 0.07, 1.51%)第一位个人资产市值超过20亿元的人。

  回顾10多年来创业的艰辛,个中滋味只有他心里最清楚——企业性质是纯民营,产业定位是纯软件,就连5万元的启动资金也是借来的,又没有任何背景。1983年,19岁的王文京分配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两年后,王文京作为管理局方面的负责人,参加了与中软公司联合开发财务软件的工作,在1986年开发出了XCMIS财务软件,并通过部级鉴定。这在当时不啻是机关财务管理的一场革命。

  1988年10月底,王文京辞去公职,与好友苏启强买了一台长城微机,一台东芝[微博]打印机和一张沙发,在中关村租了一间9平米的房子,成立了用友软件服务社。从此,中国的机关中可能少了一位局处长,但中国的市场中却诞生了一位巨星。一年后,他们成功地举办了“用友软件展示会”,使用友一跃成为北京地区知名的软件公司,营业额也从8万元激增到50多万元。

  用友立足市场主要靠1990年发布的两个产品:90版用友财务软件(王文京开发)、UFO财务报表软件(苏启强开发)。这套软件于1990年4月通过了财政部评审。

  1990年3月,王文京和苏启强作出了一个在用友发展史上意义非凡的决定:将用友服务社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他们这样做,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有了法人地位,总算脱离了个体户地位;二是尽管公司赋税比以前高了,财务上也不方便了,但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来看,用友应该接受比较正规的制度。

  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后的用友,很快抓住了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1993年夏季,中国推行新的会计制度。用友自1993年初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以新的财务制度为标准的新用友财务软件,很快便推出了新财务制度版,并在同年3月通过了部级评定。在当时国内所有的财务软件中,用友财务软件是惟一三次通过财政部评审的产品。以后,国家科委专门向全国企事业单位发文,推荐用友系列财务软件。

  1995年1月,用友发展成为北京用友软件集团,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财务、企业管理专业软件公司。而且,从1990年用友连续10年保持了自己在财务软件领域的榜首地位。

  王文京不喜欢暴发,但用友确实是在这几年间“暴发”的:公司成立时仅有12人,销售额370万元,而1993年则超过了2000万元,1998年更是达到了1.8亿元。他们独立开发研制的三维立体财经报表管理系统,被誉为中国第一表。现在,用友客户达3000多家,覆盖中国大陆30个省区。

  在发展过程中用友也遇到过困惑:一是是否戴“红帽子”,二是如何克服人才流失这个软件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一个困惑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成为大问题,而第二个问题却着实难办。王文京的招法是,向员工详细阐述企业发展的前景和实现目标的步骤。因为员工会很看重自己所在的公司是不是有发展前景的公司。1995年,用友董事会制订了年收入超过亿元等目标,王文京把这些情况详细讲给员工。1997年,这些目标都如期实现了,对员工的影响很大。

  1994年,王文京和当年一起创业的苏启强理智而又友好地分手了,这件事直到今天,仍是中关村的一件美谈。这次分手对王文京启发很大,他认为,在企业发展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中,“合理的制度结构”是核心,接下来才是产业选择、建立核心能力、建设企业文化等操作层面的内容。

  进入2000年,面对互联网在中国的潮冷潮热,软件商王文京依然勇立潮头,问其缘由,他的回答很实在:“其实企业的经营很具体,没有什么特别玄妙、特别深不可测的东西,最基本的还是产品和服务。”

  王文京

  王文京,1964年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县。1979年,就读于江西财经大学。1988年,创办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现任用友软件(集团)公司总裁、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软件(45.380, 0.33, 0.73%)行业协会副理事长。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50富豪第41位,个人资产为4.9亿元人民币。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