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全球未来企业新星 《财富》为何高看李亦非

2001年05月17日 13:09  财经时报 

  国际传媒集团维亚康母公司子公司MTV中国总经理李亦非[微博]成为最新一期《财富》的封面人物。在此次“25个全球未来企业新星”的评选中,亚洲入选6人,中国入选4人,作为国内传媒业的惟一代表,李亦非名列榜首。对于中国传媒业来说,与其说这是一种荣誉,到不如说是国际传媒对于进军中国市场的一种暗示。

  最近一期《财富》杂志选择了一个尚不出名的中国女人做封面,并且把她作为“25个全球未来企业新星”的榜首。她就是李亦非,并不像田溯宁、张朝阳、冯涛那样在大陆大红大紫。正身怀六甲的她说:“女性在整个商界的兴起是个趋势。”25人中,女性占有5个席位。

  然而借此兴起的并不仅仅是李亦非个人,作为中国传媒业的一个代表登上国际知名财经杂志《财富》的封面,李亦非的脱颖而出其实是一种信号。就像今年以来,众多国际传媒集团纷纷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一样,中国传媒市场正在成为被国际资本所关注的一个焦点。

  为什么是李亦非?

  李亦非的获选固然离不开她任职维亚康母公司子公司MTV中国总经理这个位置,因为这个位置本身能够说明一个问题。李担负着在《财富》500强排名第101位、MTV居世界品牌排名第17位的国际大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拓展与盈利责任,她必然对所从事的娱乐传媒业的趋势有自己的判断,并因此可能对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对未来的商业机制、商业机构、商业文化具有影响力。

  在这次评选中,亚洲共有6人入选,其中4位来自中国大陆,他们分别处于传媒、电信、IT业和风险投资界,这说明,亚洲尤其中国市场的成长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而这些新兴的产业更是商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存在影响未来十几亿人口的重要因素。“10年之后,这些产业就是主流产业,这在美国已经被证明,历史的发展一定会是这样的,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维亚康母的巨大和中国市场的容量为李亦非提供了产生影响的舞台。

  《财富》对候选人的个人素质要求也非常严格,他们在做过多次面试和调查后,确认他(她)40岁以下,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具有潜在的势能。在通过多次的访谈,了解他们的沟通能力、成长过程,国际化、专业化的程度,以及个性特征,确认他们是对未来有激情、有热情、有理想、有目标、能够影响别人的人。

  与李亦非交谈会发现,她的主动沟通能力、她的视野、她想问题的角度都十分理性、开阔且自信。她说,我们在招聘的时候,虽然重视技能、知识这些比较硬性的基础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考察他的竞技状态,对工作对生活的动力、精神、热情,成功人士的身上一定具备这些特征。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精神消费市场

  维亚康母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历史已有五六年,李亦非进入MTV之初就参加了公司的培训,李称之为“洗脑会”,灌输MTV的理念:全球化经营,本地化落实。MTV这个全球最能体现年轻人对品味、时尚生活追求方式的品牌,在中国才开始被年轻人认识,它的四档节目已经进入5500万中国家庭,这个数字来自与MTV合作的40家各地电视台。

  在美国,电视传媒的兴起就是过去的20年,80年代美国人还把它当作偏门、新兴的产业,而现在,娱乐产业已经超过IT,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各国的发展证明,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产生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中国正在形成这个巨大的精神消费市场。

  然而,在中国,传媒的作用还不能靠“市场化”来解决,在业内人士谈论面对WTO的时候,自然会把国外的传媒巨头当作最大的“狼”。李亦非说:“我们是‘沉默的羔羊’,政策上的限制很多。”尽管银汉传播总经理夏骏开玩笑说:“这是在伪装。”事实上,维亚康母公司在中国拓展市场还需要李亦非充分发挥她的桥梁作用。一方面,要让跨国公司清楚中国的环境,了解中国政府的运做方式,一方面要让中国了解跨国公司的意图。

  “大的传媒公司在中国是‘沉默的羔羊’,因为外资公司在中国受到的限制还很多。”不过,政策上的问题不仅仅是外资公司需要面对的,中国本土企业一样需要面对。而且,在开放之初,政府有意识地保护相对弱小的民族产业也是欧美一些国家的做法。

  “在过去的10年里,许多在更早的10年被预测的不可想象的事情一一实现了,所以,很难说下一个10年里不会发生什么事。在对传媒的政策上,政府正在逐步开放,我相信,窗户在一扇一扇地打开,最终,门也会开的。”李亦非对中国的政策前景很有信心。

  盈利渠道尚不成熟

  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影视公司,收入来源无非几种,目前占绝对重要地位的是广告。把规模做大(市场规模、自身规模)或是上市融资,都是中国传媒在呈现松动迹象下正在进行尝试的新内容,即使购并专家也会提相似的建议。

  但我们不能改变这样的起点:中国1999年的电视出口总价值相当于《泰坦尼克号》的1/200;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实:银汉传播公司总经理夏骏说:“广东电视收视率排在前四名的已非中国大陆媒体,这是一个预兆,未来处在危机之中,内容做得再好,市场份额没有了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把份额做大。”

  然而,靠传统的手段,比如发行、广告似乎已不能支撑一个媒体追求大发展的需求。北京广播学院教授黄升民说:“现在许多收购行为更像是近亲繁殖,平面媒体在宽带时代应该扩展新的空间,寻找新的领域经营,比如,进入广播影视业,否则,就做区域报纸。”

  《成都商报》作为第一家买壳上市的媒体曾经引起一时轰动,一张地方报纸能够依靠资本市场迅速崛起,是在传媒经营领域探索许多年的业界人士的共识。社长何华章在国际周上提出,如何在现行的政策下,将新闻与资讯进行区分,将能够上市的部分剥离出来,进入资本市场。

  用IT的语言解释,传媒无非由硬件和软件组成,所谓硬件就是传输渠道,即平面、互联网、有线、无线、卫星等等;所谓软件就是内容。在国外,投资商都是分开投,不做内容就去做传输。一般来讲,对硬件投资的需求非常大,因为谁也说不清“30年后使用怎样的传输工具”。

  李亦非介绍说:“一般的,维亚康母在中国的盈利渠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收视费,这项收入在整个利润里占10%,在国外也保持在20%;第二,广告收入,这项收入在利润构成中占到80%-90%,在国外也有80%的比例;第三,特许经营费,利用既有的品牌派生其他的产品或进行合作,这笔收入很小,占5%的比例。”

  “我觉得,维亚康母的管理方式很值得中国同行借鉴。以MTV为例,我们的全球总裁在他的美国办公室里,管理着分布在全球86个国家、29个频道的运做,每个分公司的管理经营模式完全一致,它重复使用自己的固定资本,不断地复制着同一个24小时不间断播放的频道。每年,我们公司付给五大唱片公司版权费,然后,就在世界各地重复使用获得的产品。知识产权的力量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作用。这样,就把规模做到足够大。”

  “如果产生一个一次性的原创作品,不停地多次使用,使用一次就获得一次回报,重复性使用产生的利润很可观。因为,传媒不管怎样发展,万变不离其踪,最基本的需求有四个:信息、娱乐、服务、互动,只要有创意的优秀的作品跟得上,做得更轻松,更好看,一定会有市场。现在在内容上原创不够,比如,那些低成本高回报的优秀电视剧太少。”李亦非的建议是中肯的,原创作品的贫乏和幼稚正在使我们的观众失去耐心,不论报刊还是影视。

  “我们热切地希望在中国培养出迈克尔·杰克逊那样的明星,也在寻找购并的机会,寻找‘谁是传媒业的主要经营者’,我们的合作目标在它所处的领域一定是领先者,现在,还没有与我们形成强强联手的对手。中国需要巨人式的媒体公司,只要政策允许。”

  刚刚离开体制内电视台的夏骏说,面对传媒巨人,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强大我们自己。

  传媒业短缺经营人才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平面媒体投资热照目前的趋势看,还没有降温迹象,而且即将于5月28日创刊的《京华时报[微博]》,由于是《人民日报》主管主办,资方巨资入场,它的诞生就别有含义。黄升民说:“政治的力量在向资本的力量妥协。”然而,它的意义远不止此。

  80年代,政治的力量左右着传媒的方向,90年代,资本的力量逐渐介入,使传媒处于政策与资本的双重控制之下。而两种力量之外还有一种被长期忽视的力量——传媒人本身对媒体理想的追求和接近。传媒要求上市的初衷,也许除了融资需求之外,还有更强烈的愿望——一个公众公司更能体现传媒的公正性和监督责任。传媒力量能够和政策力量、资本力量进行均衡才真正是传媒的进步。

  易凯投资总裁王冉[微博]说:“真正懂财经的而且会做财经报纸杂志的人,全国加起来超不过30人。”话虽然夸张,但缺少人才是事实。“现在人才的分布状况是少而分散,很难聚集起来,人才储备不够,一本杂志,一张报纸,一个节目往往是人在还行,人一走,质量马上掉下来。目前的情形是,人是照到哪里哪里亮。”王冉的话也不算苛刻,如果媒体过于自爱,自大,很可能导致媒体的自言自语,从而失去它因为拥有话语权而带来的尊严。

  大学里没有专门培养职业媒体经理人、主编主任的课程,那种对一个媒体从内容到管理到经营都熟悉的通才屈指可数。

  李亦非说:“目前,最紧缺的是有经营经验的传媒经营人才。”中国传媒业开始尝试市场化也就是最近六七年的时间,熟悉经营传媒运做体系且有实践经验的人寥寥无几也在情理之中。“经营传媒真的需要积累实践经验,经验非常重要,这要靠熬年头。”李亦非说,“人才是向最高回报的地方集中的,人都是有‘淘金’心理的,市场给了他们这个机会,市场的回报是公平的。”

  事实上,一些在传媒界浸淫十几、二十几年的人,已不满足现有的存在状态,要求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资本平分秋色。

  正在经历着产业蜕变的传媒人,在与西方传媒不断接触碰撞中开阔了视野,敞开了胸怀,终于沿着别人曾经走过的路走到市场边缘,这意味着,传媒会和改革开放的大潮一起,直冲向前。(特约记者岳冰清/文)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