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PT中浩会成为第二支水仙吗?

2001年04月29日 17:40  CCTV《经济半小时》 微博

  目前,在退市的黑名单上,大部分PT们都命运已定,除水仙外,双鹿农商社红光网点都获得了半年的缓刑期,只有深圳中浩的前景依然一片渺茫。因为它的2000年年报至今仍未公布。不过,等待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了,根据规定,4月30日是公布年报的最后期限,中浩将交给投资者一份什么样的成绩单,很快就会见分晓。那么,深圳中浩会不会成为第二支 凋谢的水仙呢?本栏目记者最近亲赴深圳,进行探访。

  4月18日就在PT家族中的水仙率先公布年报的时候,记者来到了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岭PT中浩总部的办公大楼。在那里,中浩员工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公司是八大PT公司之一,关注的人特别多,现在正在重组。

  记者提出要见董事会秘书蒋永林时,保安挡驾了。保安告诉记者今天蒋永林不在办公室,记者说刚才还与其通过电话,保安坚持说蒋不在。记者说自己与蒋永林很熟悉,想去跟他聊聊。

  经过努力,记者最终见到了董秘。但是蒋先生拒绝面对摄像机接受采访,因为现在太敏感。在中浩总部除了警惕的目光,似乎感受不到大限将至的气氛,这是没有某些PT公司破败、凄凉的景象,一切都很有秩序。

  离开中浩大厦,记者又来到八佰伴中浩食品有限公司,正赶上这里的职工吃午饭。在那里,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吃饭的职工。面对采访,中浩职工有回避的,也有坦然迎接的,而中浩的前身中厨公司对记者的反应,多少有些让人意外。当记者询问中厨和中浩现在是否还有关系时,这位中厨的职工断然拒绝回答记者的问题,他说:“不好意思,不许采访,没有我们的允许,你不可以采访。”当记者问得到谁的允许才可以采访时,他依旧回答“不好意思”。

  这位工作人员始终不愿意告诉记者:得到哪个部门的允许才可以采访。退市利剑高悬在中浩的头上,随时都有可能落下。但是,中浩人却似乎视而不见,各自都忙着自己的事,公司运转一切正常。只有面对记者的采访时,管理层刻意的回避才透露出一些特殊的意味。作为深圳较早上市的公司,中浩也曾经很是风光。那么,中浩稳健的脚步是怎么变得蹒跚的呢?

  PT中浩的前身是中国电子厨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991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6月25日,中厨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993年5月改名为中浩集团公司。在6家面临退市风险的PT公司中,中浩有几项是创记录的,首先,子公司最多,遍地开花,一度达到146家。第二,债务诉讼案件最多,高达156起,涉及金额9。12亿元。第三,债权人最多,债务涉及60多家不同性质的债权人,且分布广泛。

  公司的主营业务也是雾里看花,所有门坎不太高的行业,都积极介入,包括生产加工食品、饮料、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家俱、音箱、纸张、纸制品、日用化学品,国内商业、进出口贸易以及房地产开发建设等。由于战线太长,管理失控,中浩1995年出现了首次亏损。为了扭亏,中浩敞开怀抱,迎来新的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尊荣集团有限公司。然而好景不长,原本输血的行动却带来了抽血的结果。中浩不仅没有彻底扭亏,反而在1998年5月4日戴上了ST的帽子。2000年5月12日,更是由于公司1997、98、99连续3年亏损,股票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处以特别转让的极刑,从而失去了股票连续交易的资格。亡羊补牢,1999年中浩更换新的管理层,第一大股东尊荣集团退出,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目前,中浩总资产8亿多元,负债13亿,资不抵债近5亿元。在这次探访之前,本栏目记者曾经两次采访中浩。一次是1999年年初,当它刚被ST之后,一次是2000年年末,在它跌入PT之初。这几次探访都是为了寻找同一个答案:中浩为什么会ST、PT,直至面临退市的危机?

  在中浩,采访难度很大,公司的核心人物一律对记者避而不见,拍摄只好从外围展开。黄湘源,深圳的一位证券评论人士,一直关注着深市的这只PT宝贝。证券评论人士黄湘源对记者介绍说:“中浩最大的问题是债务问题,它的债务有13.5个亿。到2000年中期(它的)债务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数额大;第二个是散,它有60多个债权人,而且分布在全国各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记者多方联系,找到了1994年10月24日之后一度担任过中浩董事长的李若明,老人家年近7旬,现已退休,由于身体原因,只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对于中浩的问题,早在1993年中期,也就是上市的第二年便有所察觉,而到了1994年中期,财务报表就很难看了。前任中浩公司董事长李若明介绍说:“应收帐款达到4.5亿,递延资产9000多万,待处理损失5000来万,加起来将近6个亿。这6个亿是什么概念呢?当时我在董事会也说,就是相当于我们股本的4倍,相当于帐面净资产的1.5倍,相当于我们总资产的三分之一还多。”

  当时中浩最大的问题就是多元化经营,主业不明。上市初期,贯以中厨之名,却没有厨具之实,据李先生介绍,中厨公司没有做过一天厨具。而是广泛涉足食品、饮料、包装、家具、电子、化工、房地产、商贸饮食、金融证券投资等互不相干的领域,子公司不仅在广东省内,而且遍布海南、广西、湖北、河南、上海浦东等其他省市。李若明认为:不管从专业技术和企业管理哪个方面看,公司跨度都太大,而且多数规模都很小,形不成气候,都超越了它自己的管理能力,造成管理上顾此失彼。

  另一方面,股市里圈来的钱无法支撑146家子公司短时间、高密度的降生,于是,大家把手同时伸向银行,李先生说,当时的利息最低14%,最高25%,一年就是上亿元的利息支出。如果企业效益不好,一年会增加一个亿的亏损。在这些借款中,房地产是占压资金最多的项目,连当时中浩的招牌企业、名燥一时的奥林饮料公司也去投房地产了。深圳市新奥林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健对记者介绍说:“当时93年我们国家房地产很热的时候,在资产充裕的情况下,公司投资到其它的行业,而且投资也失败了,如房地产、股票。”他说几项的投资的失误给企业造成3000万元左右的致命损失。

  据了解,当时奥林一年的利润大约是1500万元,投资失误使全体员工两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为了救中浩,1996年6月进行了一次资产重组,迎来了新的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尊荣集团有限公司。然而,好景不长,1999年初,当记者去采访时,中浩的职工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

  尊荣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它入主中浩的动机是什么?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了1996年6月尊荣入主后,担任过中浩董事会秘书和副总裁的曾共青先生。前任中浩集团董事会秘书 副总裁曾共青介绍了当时的想法,他说:“有两个动机:一个动机就是通过参股入资,参股投资中浩。找准两个市场,我刚才说一个是资本市场,一个是产品市场。在商言商,他不会说我去学雷锋,我做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他既考虑社会效益,但更多还是从经济上考虑,我投资回报通常要一年半、三年才转回来,我能不能在资本市场上两个月就拿回来。”

  从股票走势图可以看出,中浩的股价在1996年6月尊荣入主后,自9月的4块多,一直涨到12月的18块多,短短三个月,涨幅高达300%,但公司的效益并没有象股价那样大幅攀升,那么,从亏损到ST、再到PT,到底谁应该为中浩公司负责呢?曾共青认为:既有当权者、当事者的经营决策失误,也有更为深刻的体制即行政干预经济的原因。比如说中浩这个股份制公司,它有中国食品工业总公司参加,有广东省经委所属的全资的三联企业参加,有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参加,应该说无论中央还是地方,还有特区,三者都有涉足,就这样由于体制原因,它变成了三不管。

  正是这种三不管的体制,造成了中浩管理层的盲目投资、盲目扩张,权力没有了监督肯定会失控。从1995年到1998年,曾经连续4年给中浩做过财务审计的会计师也有同感。中国注册会计师刘加荣介绍说:“因为它原来几个股东,都是包括深圳市的一些国有股东,比如投资管理公司,实际上都是虚设的。一些股东无法到位,说白了就是失去监管的一种体制,如果是个人自己的钱,我相信也不会走到这一步。”这一次探访PT,我们的记者兵分6路,一一造访那些退市的最热门候选。它们是水仙、双鹿、网点、农商社、红光,以及今天的中浩。它们走过的路大体相同,在它们的身上,也浓缩了中国证券市场10年来走过的离合悲欢。明天,这次探访PT的记者将与你见面,告诉你屏幕背后真实的故事。而对于中浩来说,它是否退市已经不再重要,它退也好,不退也好,中国的证券市场都将一如既往地向前走,而且会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记者:廖红漫)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首尔7盘外招伤恒大 里皮回击首尔刁难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