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民从广交会里走向世界

2001年04月23日 13:47  新华网 

  吉林省镇赉县镇赉镇在世界地图上根本不可能找到,来自这个边远地区的农民马金润却带着自己生产的柳编品走进了正在广州隆重举行的第89届广交会。他的摊位前总是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朋友驻足观赏,马金润笑咪咪地热情张罗着客人,有时还会说上几句半生不熟的英文。

  黑黢黢的面庞依然带着黑土地的印记,朴实的穿着透着泥土的芬芳,可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来自东北的中国农民已是第36次走进“中国第一展”的大门。

  在仅有九平方米的展位上,有条有理地摆满了马金润的编织厂生产的300多种产品,他喜滋滋地说:“上午才与德国外商签了两个集装箱、价值为15万人民币的合同,今年形势比去年还要好,刚四天功夫,就签了近30万的合同,香港一家公司还打算与我合作,广交会后在深圳开设一个长期的柜台......”

  回想起1983年第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情形,马厂长不禁哑然一笑,说:“那时真是寒碜。”当时厂里只是偶尔从山东等柳编生产大户分到一点做不完的出口定单,老马听说在广州有一个能直接与外商取得联系的展销会,于是刚当上厂长的他抱着走出去、试一试的想法,提着一个筐拎着一个篮,带上一个工人,坐着硬座南下广州。没有自己的摊位,只有把样品塞到吉林省代表团展位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可大大出乎老马意外的是那些土得掉渣的筐啊篮的,老外却特别喜欢,会上便签下10万元的合同,连仅有的两个样品也被老外争相买走了。

  可更让老马喜出望外的是,接手的定单一发货,对方又争抢着要下一批货,订单像滚雪球一样的增多,一趟广交会总共才花了七百多元,但当年厂里的产值却由原来的4、5千元一下激增到30万元。老马深有感触地说:“广交会不仅使厂里的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更重要的是使工厂走上了正规出口道路。”

  春来暑往,伴随着参加每年两届的广交会,老马经营的编织厂也在蒸蒸日上地发展。开了眼界、见了世面的马金润看准了广交会的聚宝盆的神奇作用,也在这个万商云集的地方不断找到了差距,苦练内功:他多方筹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将原来5000平方米的厂区扩大到10000平方米,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高薪聘请技术人员搞技术创新,变来样加工为自行设计;针对柳编生产的特点,把生产方式由原来的生产型变为发动各农户分散生产的半生产半经营型,节约成本的同时还大大扩大了生产能力。

  借广交会的契机,老马打开了一条从小县城通往大世界的黄金大道。1986年,这个仅20人的小工厂年产值首次突破了百万元,产品远销美国、比利时、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一跃成为全县唯一的出口大户、第一纳税大户和运输大户,使镇赉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成为了在海内外都叫得响的“柳编之乡”,马金润也赢得了“柳编大王”的美誉。

  “大河有水小河满”,老马的腰包也渐渐地鼓起来,原来一家五口年收入仅400元钱,现在平均年进账却可达十多万元。“因为发展柳编生产进入广交会,又通过广交会促进柳编生产,改变了我一家人的命运。”

  在老马展位的桌子上放着几张当天的报纸,虽然洽谈业务很忙,但他总会见缝插针地坚持看报。“自从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后,我每年都要花千八百的订阅全国各大报纸,学习国家政策,了解当前形势,信息灵通对经营的成败至关重要。”只有初一文化的他格外地注重学习,而学会睁眼看世界,着实让老马尝到了甜头。1996年国家调整外贸政策,在“断奶”期间一些企业的出口受到影响,柳编行业不少人转产,可老马一分析认为这是暂时的现象,于是便坚持了下来,最终成为了全国这一行业的元老级人物。

  家庭经济状况宽裕了,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也常把自己走南闯北的见闻经历告诉他们,开放的教育观促进了孩子的成长。提起三个儿女,老马的脸上情不自禁地写满了普天下父母的骄傲与自豪。“现在大女儿在哈工大读博士,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小儿子正准备考研究生。”

  小小的柳条不仅使马金润全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把小县城与大世界联结在了一起。马金润的柳编生产基地不仅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使镇赉这个吉林省西北最贫困的小县城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柳编之乡”,更使这里的老百姓通过柳编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

  镇赉县县长岳景君告诉记者,“柳编出口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启发了我们通过这个全县出口的拳头产品,促进带动更多农副产品走向世界,使资源优势转换为商品优势。”今年该县由县长亲自带领33人第一次组团参加了广交会,带来了4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并购买了摊位和出口权,这在吉林省的所有县里还是一个创举。县里还出台了外贸公司只提供服务、厂商与外商直接接触的方式等优惠政策,鼓励出口。开展五天以来,总共签定协议10多项,签约额达到4.66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就占了4亿,大米、牛肉、沙棘、甘草等土特产品首次从广交会走向了世界。初战告捷让镇赉县代表团充满了豪气与干劲。

  精明的老马深谙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核算,他算了一笔经济账,从1983年到今年为止一共参加了36届广交会,每届平均费用按2万元计,这十几年来参加广交会就花费了72万元,可在广交会上签定的合同就达2000万元,从中净赚800万元。马金润从广交会走向了精彩的世界,并让世界知道中国有个“柳编之乡”吉林省镇赉县。

  在本届广交会上,他又进一步找到了存在的不足,老马说,秋交会时他会带着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再次来到广交会。(记者 陈冀)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里皮回击首尔刁难:30年头一遭 七盘外招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美国华人:“杀光中国人”节目让人生气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