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广州外经发展总公司的蒋女士来到广交会场北一个偏僻的角落,找到一家中外合资产品认证机构的业务员。她要咨询的问题是:一种带香味、可产生负离子的氧吧灯,如何办理GS认证,进入德国等欧盟国家的市场?
记者看到,同室设摊位的只有三家产品认证机构,包括中国进出口商检总公司、通标、加美华,前来咨询的人士却是一个接一个。通标(SGS)的林毅明先生为客人解答了不少问题。林毅明对记者说:“我们上一届就来了,可是这次咨询的人比较多。”
在广交会留意一下,无论是美的、科龙还是海尔、春兰,所有有名气的家电企业都不会忘了在自己展位展出一长串认证标志:国际电工CB、欧共体CE、美国UL、德国GS、加拿大CSA……大多数见过世面的家电企业都认识到:这些具有国际信用的认证,是自己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的有效“通行证”。
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客户,往往要求对其进口的产品须有权威机构认证,在安全、抗干扰、兼容性等方面符合规定。对于高科技产品,就更加必要。多次参加广交会的西安交易团工作人员贺毅,给记者讲了一件事:去年秋交会,西安交大开元集团带来一个新产品————红外技术婴儿监视器,外商看过后非常满意,认为科技含量很高,很有市场,双方快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外商最后问到有无产品认证,“开元”表示,由于产品刚刚问世,所以还没有申请到产品认证。最后的结果是,生意没有做成。要知道,这种产品价格不菲,出口成功了利润可不一般!
调整出口结构,让高科技产品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是当前我国外贸出口的一件大事。目前,我国有不少高科技产品研制出来后,没有及时申请认证,没法获得外商认同,致使外销不畅。在未产生效益的情况下,要迅速获得国际认证,这当然存在不少困难。但如果不做好这件事,高科技产品就难“走出去”。
閺傜増姘拃锔俱仛閿涙矮鎹㈡担鏇熸暪鐠愬綊顣╁ù瀣兊缁併劋绱伴崨妯肩搼楠炲灝鎲¢惃鍡曡礋鐠囧牓鐛ラ敍宀冾嚞閸曞じ绗傝ぐ鎿勭磼閻愮懓鍤潻娑樺弳鐠囷附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