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哪一本教科书不把股票打上罪恶的印戳?!80年代初,我在华东师大生物系读书时,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对股票的定义与剥削制度相差无几。”对此,邹新民记忆犹新。
4年的“储蓄”,成了他“搞一份自己事业”的“第一桶金”。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如果这种“储蓄”是一种传统的储蓄的话,邹新民的命运肯定会改写。
到证券公司“存款”
80年代中期,当“电真空”、“飞乐音响”等股票还像“灰姑娘”一样“羞答答”地徘徊在上海滩时,邹新民和上海绝大多数市民一样,还根本对之不屑一顾。因为,从小学到大学,哪一本教科书不把股票打上罪恶的印戳?!“80年代初,我在华东师大生物系读书时,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对股票的定义与剥削制度相差无几。”对此,邹新民记忆犹新。
1988年5月,已经从行知中学生物教师岗位上辞职的邹新民在旅行社任导游。一天,他带了一团金融系统的离退休干部去苏州观光,途中,一位曾在旧上海证券市场当红马甲的古稀老人和邹新民聊了起来。老人从旧上海的股票谈到如今的股份制改造,从中国经济改革为何从农村启动,谈到广东经济、上海经济的渊源关系……谈得当时三十刚出头的邹新民茅塞顿开。尤其让邹新民永远难以忘怀的是老人的那一段话:搞市场经济,怎么可能会没有股票市场呢?小伙子,把积蓄去买股票,以后会有想不到的收获的。但是,千万不能痴迷在股市,旧上海股市跳楼的那些股民,都是这种人。另外,还得准备搞一份自己的事业。
从那一天开始,每月发薪水,邹新民再也不跑银行了,而是直奔银行证券业务部。这个月买一股“电真空”,下个月买两股“延中”……那个年头,这股票印制得还真与“存单”、“债券”一个模样。“就等于存银行吧!”邹新民对家人说。其实,老人的那段话埋在他的心底,他哪里是在存银行?他是在播种希望。
“捡”来的第一桶金
1989年10月25日,邹新民到太阳神上海公司任职。怀揣着那涨涨跌跌的股票,邹新民全身心地投入到“太阳神”的市场营销中去。当时,“太阳神”已经绝对地“占领”了大上海,邹新民接受的业务是去开拓华东市场,山东、安徽、江苏……一个个地去发展营销网络。“太阳神”华东公司的报表上,是日益红火的市场营销额,而在邹新民的工作日记上,是越来越多的营销心得。当然,他个人收入的大部分都成为证券公司“存款”了。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立。晚上在家看电视新闻,这时,邹新民才把这些“存款”细细地点了一次,哇!上海“老八股”品种齐全。证交所开业时那迷人的第一声锣,让邹新民开始清楚地意识到,这两三年的“存款”肯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存银行了。尽管这时他手中的“电真空”、“飞乐股份”等股票股价已经翻番,但是,他依然像过去对待银行存单一样,把股票小心翼翼地藏到箱底。
1992年5月,上海股市取消“涨跌停板”,股价天天疯涨,涨得谁都看不懂了。此刻,邹新民开始盘点自己手中的股票,算下来,抛出后足够注册一个自己的公司了。因为,他心中永远记着旅途中那位“老红马甲”的话。
“主营”与“兼营”
怀揣从股市里“捡”来的“第一桶金”,邹新民要开始打造自己的营销公司了。1993年6月,邹新民成立了私营的上海金门营销公司,独家代理“隆力奇蛇粉”一炮走红,紧接着,又陆续在上海保健品市场推出了一只只新品。到1998年,金门公司已跻身青浦区私营企业税收排名榜的前列。
然而,作为早期的上海股民,邹新民对股票依然有割不断的情结,在他的办公桌的电脑里,随时都可以打开“证券之星”网站;常常是在和部下们研究好保健品营销后,邹新民会利用休息的时间以欣赏的目光去关注沪深股市那一条条不断变幻的曲线。但是,面对涨涨跌跌的股市,他全无“上上下下的烦恼”。因为,他在股市投资的品种,始终是以“播种”的心态作中长期投资,而且委托一个证券职业投资者操作。
近来,上海各家拍卖行开始广泛“搜罗”法人股,拍卖法人股成为一种新的长期投资热点,其实,邹新民早已悄悄地涉足法人股投资了。他说,如果到拍卖行去竞拍法人股,那股价已经抬上去了。而在这以前,法人股转让有时只有流通股股价的十分之一。
似乎可以这样认为,股市彻底地改变了邹新民的人生。但邹新民对此不完全承认。
他说:如果我一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股市,恐怕很难想象今天是啥模样?早期股民中,能保持并发展“胜利成果”的不是很多,即使赚了不少的钱,但没有一份自己可以直接耕耘的事业,这种感觉不会太好。
邹新民说,我把自己的投资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实业投资,即尽快做大我的金门公司。这一块,是我的“主营”,我必须直接投入。另一块是股票投资,这一块中又分为几个部分:流通股,一般作中长期投资;“一级半市场股票”、“转配股”、“法人股”等则作为长期投资。这样,我的股市投资资金就形成“梯队”,在“主营”需要增量资金时,就从“兼营”的股市中调拨。股市投资,永远是我的“兼营”。《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