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B股炒高有风险

2001年02月28日 17:49  羊城晚报 

  近期,B股忽然成为国内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有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A股股民有投资B股的意向。而其之所以看好B股,在于A、B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格差。因此在人们看来,炒高B股是A、B股接轨的必由之路。果真如此吗?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一、B股是不同于A股性质的另一类股票。虽然多年来人们一直将一家公司所发行的不同性质的股票常常称为“同股”,但实际上,国有法人股、A股、B股、H股等是不同性质的股票,它不仅表现为投资对象的不同,或流通性能的不同,或交易场所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其发行价格是不同的,同股必须同价,但正因为发行价格的不同,这就决定了A、B股性质的不同。像A股的发行价格就比B股高出许多,而有资料表明,A股的发行价格是B股的6倍,如今A股的发行价市盈率通常都在30倍以上,比B股现价市盈率都高出一倍多。

  二、A、B股的投资价值不宜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更不能用衡量A股的标准来衡量B股。正如上一条所表述的,A、B股在发行价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发行价格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它们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差异,因此,投资者是不能简单地用这种价格上的差异来作为买入B股的投资标准的。因为两者的性质原本就不同,是不能用简单地用价格上的一致来对接的。

  三、开放B股的目的,是给国内投资者一个投资的环境。试想想看,在对A股市场加强监管,以及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当前A股股价的市盈率过高的市场环境下,管理层开放B股市场,断然不是让国内投资者来B股市场投机甚至来恶炒B股的,而是希望给境内的投资者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如果将B股也炒得和A股一样高,那其投机性岂不远胜过了A股?这显然不是管理层所希望看到的。因此B股也不可能炒得和A股一样高。

  总之,A、B股的对接并非价格上的简单接轨,作为管理层是会从A、B股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综合考虑这一问题的,比如按照发行价格的比价关系来对接等。因此,投资者在购买B股时切不可以A股股价为参照标准,不然的话,市场风险将会是很大的。皮海洲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2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 曼联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美国华人:“杀光中国人”节目让人生气
  • 读书枉担恶名:李莲英为人低调为何还挨骂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