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的“困惑”

2015年04月08日 16:46  《财经天下》周刊  收藏本文     

  实习记者|刘照晖

  当你坐在无人驾驶汽车上,发生事故它不得不撞了,被撞车一辆是Mini,一辆是沃尔沃,是否“机器程序”就应该判断去撞安全标准高的沃尔沃,而放弃撞Mini?

   虽然无人驾驶技术被誉为“汽车工业的又一革命拐点”,但人们发现,无人驾驶依旧面临从实验室走向日常道路的诸多“困惑”。

   关于无人驾驶的相关报道已经屡见不鲜——Google负责该项目的Google X实验室宣布,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将在2020年前正式开卖;百度[微博]董事长李彦宏承诺,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主导的无人驾驶技术将在年内推出;特斯拉[微博]表示,无人驾驶汽车或将于5年后投产。

   然而,不少人面对这样的报道似乎异常冷静,最直接的表述是:“电动汽车概念都还没有普及,何谈无人驾驶。”这是针对于搭载无人驾驶技术汽车的厂商生产和市场推广。当然,还有另一种担忧:“我可以无人驾驶按程序办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按程序办事。”这是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使用者在道路上的安全问题,无人驾驶程序是否具备防止他人伤害的能力。

   无人驾驶技术基于精准GPS定位、精确道路扫描、实时数据传输、程序语言计算决策等部分构建,硬件的要求能够随着“摩尔定律”实现线下的快速迭代更新。然而,正如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1950年出版的《我,机器人》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一样,决定着决策机制的“程序语言”面临着最多的道德困惑和政策监管。

   当前,伴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诸多关于其道德悖论的理论模型被重新建立。这些模型依托着原有在心理学、伦理学领域的悖论问题,在无人驾驶技术上“重焕生机 ”。

   最常见的悖论出现在所称的“边界情况”下,最简单的情形是——当事故发生时,该撞谁?情况一为撞车,当你坐在无人驾驶汽车上,发生事故它不得不撞了,被撞车一辆是Mini,一辆是沃尔沃,是否“机器程序”就应该判断去撞安全标准高的沃尔沃,而放弃撞Mini?那么沃尔沃车主可真是慨叹自己“得其所哉”了。

   情况二为撞人,发生意外不得不撞了,面前是1人和5人,且撞1人会使得作为“我”的车主也会身亡,那么,“机器程序”应当如何选择?

   诸如此类的道德困惑“黑森林”还依旧密布,目前,针对此类担忧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道路标准化”概念,即同一条“赛道”,同一条“规则”,由城市道路规划机构开辟出一条道路,专门用作无人驾驶汽车使用。这一概念能够实现“人驾和无人驾分离”,解决道路公平伤害性的关键问题。此外,规则化行驶的无人汽车队伍还能够实现快速安全的运载要求。

   “道路标准化”概念确实可以解决问题,不过,其可实施性却亟待数十年的道路改造和车型标准制定,建设道路的耗资量以及各车厂针对车型开发的投资额,恐怕将会是天文数字。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似乎真是未来之光。如果这样的“道路标准化”能够实现,目前的打车、专车软件将实现脱离司机,真正依靠算法、数据实现预期的技术价值,实现最大程度上的环保,以及最优速度下的安全到达。

   目前来说,最具实际意义的“道路标准化”实现是公共交通体系,已经搭建好的城市公交车道能够首先满足“道路”本身的统一。在部分研究者看来,无人驾驶更可能从公共交通出发,然后进入大众消费领域。

   实际上,已经有车企尝试将“梦想”落地,沃尔沃集团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Drive me”自动驾驶体验活动,其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实现自动寻找车位、自动高速驾驶、自动防撞预警,相比于之前梅赛德斯-奔驰的Pre-safe系统更进一步,无人驾驶离我们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

   正如“好奇心”和“困惑”不断地推动着人类文明车轮前进一样,无人驾驶的“困惑”终会随着人们的心理接受程度和技术解决方案逐步落地。或许,我们更应该轻松地看待这些革新,就像国信办主任鲁炜在接受Google CEO施密特邀请乘坐搭载谷歌[微博]无人驾驶技术的雷克萨斯汽车进入园区时那样“谈笑风生”——“不错,很神奇!就是刹车不如老司机稳当。”

文章关键词: 设计管理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三周内超万名公务员上网投简历欲跳槽
  • 体育中国飞人刘翔宣布退役 高清特刊 视频
  • 娱乐成龙:我以前犯的罪可以判无期徒刑了
  • 财经昌樟高速路7公里收10元 收费单位:被误解
  • 科技专车评测之Uber:管理松散 毫无品质
  • 博客不养父母却捐七成月薪不值得提倡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对性又爱又惧:开发软件共享资源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金岩石:经济新常态 亚洲新时代
  • 叶檀:嗜血牛市 制度改进必须跟上
  • 易宪容:散户是这波股市上涨的动力
  • 陶冬:非常规货币政策成就股市繁荣
  • 马跃成:新政下一个开发商的逻辑
  • 徐斌:小心中国重蹈美国次贷悲剧
  • 朱大鸣:房价暴涨 楼市畸形的惊人
  • 李大霄:风险大幅出现的5个迹象
  • 杨德龙:赚钱效应吸引资金加速入场
  • 叶檀:存款保险有利于三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