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榜单解读:周海江

2012年12月04日 17:23  CCTV 
图为红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 图为红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

  12月2日,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20名入围候选人榜单发布。红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入围。

  周海江个人简历:

  1966年2月生,汉族,无锡人,EMBA工商管理硕士、社科院在读博士生,高级经济师,红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全国工商联常委,江苏省人大常委,无锡市工商联主席。

  个人基本情况——有担当、善管理、有理想、讲党性。

  有担当。周海江1986年在深圳大学读书时入党。1988年,他得知故乡小厂急需大学生人才,便毅然从河海大学教员岗位辞职到农村创业,成为“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个辞职的大学教员”。他从工人到车间主任、副厂长、总经理,2004年10月经无记名投票,高票当选为集团总裁。

  善管理。他善于把握企业发展规律,先后推行了“一品多厂”、“小厂大公司”、“内部买卖关系”、“股份制改造”、“制度化选人”等现代企业机制。提出了企业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学校化的“五化战略”;制定了“做专、做精、做强”的发展原则;实施了“相对多元化、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战略,促进了红豆集团跨越发展。

  有理想。他不局限于集团自身发展,作为全国工商联常委、省人大常委、市工商联主席,经常思考并建言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近四年先后五次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建言献策,提出了“把创立企业自主品牌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减负来壮大企业,以壮企来保证国强民富”,“大力走出去建基地、办园区”等建议。

  讲党性。作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和集团党委书记,他努力做让党放心的民营企业家。他个人捐款300万元,在北川、映秀、聚源地震灾区设立了“七一红豆奖学金”。他坚持不懈抓企业党建,创造了“一核心三优势”、“一融合双培养三引领”的党建经验,全国首创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即“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建设+社会责任”,实现了企业与社会、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中组部组织二局今年9月底专门就此撰写了调研报告加以推广。媒体称周海江为“中国民企党建第一人”。

  红豆集团简介:

  企业发展情况——党建强、发展强、社会形象好。

  红豆集团是国务院120家深化改革试点企业之一。“红豆”商标是首批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商标实施示范企业。现有员工2.2万名,党员1269名。产业包括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生物制药和园区开发四大板块。

  党建强。红豆集团坚持把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率先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导入企业党建,出版了中国民企首个《党建工作标准》。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非公企业党建设工作会上,红豆集团作为非公企业唯一代表作了交流发言。江苏省委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相继在红豆集团召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去年,红豆集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双强百佳党组织”。

  发展强。红豆集团连续多年保持25%以上增幅。目前服装销量居全国第一,橡胶轮胎跻身全国载重轮胎前五,红豆杉种植开发基地居全球最大,建在柬埔寨的11平方公里开发园区,受到中柬两国政府重视。集团建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去年实现产销351.71亿元,居中国民企第44位。今年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营收、利润和上交税收增幅均超过二成,正在努力实现三年“打造千亿红豆”蓝图。

  社会形象好。集团以“共同富裕、产业报国”为宗旨,努力多安排就业、多交纳税收、多援助弱势,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CSC9000T社会责任认证。建立了2700万元“慈善基金”,出资1800万元支持周边村厂发展,向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超3亿元,持续12年举办“七夕?红豆相思节”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正接受中纪委调查
  • 体育火箭末节砍霍逆转湖人 热火负垫底队
  • 娱乐米雪曝绝密SM艳照 半裸酥胸展魅惑(图)
  • 财经专家称年底突击花钱3万亿消息不靠谱
  • 科技中移动李跃:将推自有品牌终端
  • 博客中国人失掉诚信吗 致公党员:章子怡低调
  • 读书解密:党内谁最先主张"去除毛泽东思想"
  • 教育小学零花钱调查:六年级小学生攒6万元
  • 育儿女童幼儿园午休后死亡看护老师称无责
  • 张化桥:你究竟是股东还是捐款人
  • 刘远举:出租车减配丑闻别全怪在企业头上
  • 张明:警惕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 辜胜阻:均衡城镇化要两条腿走路
  • 如松:朱元璋从兴旺到衰败的过程
  • 管清友:新四化建设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 太友:16万切糕案为何激起百万热议
  • 洪平凡:国际贸易附加值数据的经济意义
  • 陶冬:2013年全球经济展望
  • 叶檀:1950年的债券信用为何好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