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徐浩明:着眼未来锐意开拓衍生品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 02:41  金融时报

  记者 金立新

  上市前夕记者专访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

  今年以来,证券市场萧条,许多大型券商选择金融创新作为未来业务发展的突破口。上市前夕,光大证券在这方面是如何思考和布局的?就此,记者采访了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

  记者:目前国内大部分券商的收入基本上还是以经纪业务佣金收入为主,或者依靠证券自营买卖博取差价,盈利渠道比较单一,靠天吃饭的局面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光大证券在这方面是怎样考虑的?

  徐浩明:光大证券公司管理班子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努力,公司基本摆脱了“靠天吃饭”的状况。2005年,光大证券抓住获得首批创新试点资格的有利条件,成立了金融衍生品部,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金融衍生品部成立后,很快就着手与外资机构合作研发ELN产品,积极参与上交所的权证研究项目,并成功参与创设权证。通过两年多的开拓和积累,光大证券的金融衍生品业务水平获得了长足进展,奠定了在国内领先的地位。目前我们的衍生品业务范围涵盖整个金融衍生品领域,大力发展数量化的、市场中性的交易类业务,开展股指期货套利、统计套利等套利型业务。

  记者:国内股指期货有望在年底推出,光大证券怎么看待股指期货给国内资本市场带来的市场机遇?光大证券在这方面有什么拓展计划?

  徐浩明:光大证券从2006年就开始研究股指期货套利业务,独立开发了股指期货套利系统,并持续利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股指期货模拟数据进行测试,使系统不断趋于完善。从2007年8月开始,我们还陆续投入一定规模的资金进行实盘操作,对多种不同策略进行测试,检验各种策略的效果,完善策略参数。

  在做好股指期货基础研究和测试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与银行、信托公司商洽合作开展股指期货套利理财业务事宜,计划在合适的时机发行涉及股指期货套利业务的理财产品,由光大证券担任银行资金信托产品的股指期货套利业务投资顾问,并按照一定方式获得业务收益分成。目前已与有关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仍在进一步探讨。

  记者:结构性产品目前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外资银行、中国的商业银行是结构性产品市场的主导力量,证券公司也逐渐涉足此类业务。光大证券在此领域有什么相应规划?

  徐浩明:为了促进结构性产品业务的发展,我们还专门购置了世界领先的衍生品风险管理与分析系统,并由该公司为我们的有关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通过实盘避险操作,使交易员初步获得了在不同市场条件下进行避险的经验。目前,我们与零售银行机构合作开发A股挂钩的结构性产品的工作正在实施,争取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成为第一家发行A股挂钩结构性产品并真正管理产品风险的中资金融机构。

  记者:金融衍生品业务往往都涉及数量化、程序化交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系统来进行,光大证券的衍生品技术系统建设情况如何?

  徐浩明:为促进金融衍生品业务的拓展,我们通过自主开发和外购等方式,为衍生品部门配备了充足的信息科技资源。借鉴海外成熟市场股指期货套利系统开发的成功经验,独立开发了股指期货套利系统;系统初步建成后,持续利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股指期货模拟数据进行测试,使系统不断趋于完善。另外,还开发了权证管理系统、ETF套利系统、做市商系统、数量化指数投资系统。在数据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了数据分析平台。在资讯系统方面,我们与相关数据服务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数量化投资策略的开发方面,中证-光大阳光指数是按照光大证券的数量化策略研制的,它的基本策略是,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价值指标、成长指标及质量指标作为筛选变量,对每一个样本股票都按照这些指标进行评分、排序,筛选出综合评分前100名的个股组成指数的样本股。样本股每季度调整一次。从过去5年的历史数据检验来看,中证-光大阳光指数的表现明显超过沪深300指数,体现了我们这个数量化策略的有效性。

  记者:在投资者眼中,金融衍生品通常都是跟高风险联系在一起的。近年来海外衍生品交易中也确实多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引起人们的疑虑。光大证券在衍生品风险控制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徐浩明:在组织体系方面,我们建立了较为科学的组织结构,严格实行前台、中台、后台分离制度,前台负责交易和数量分析,中台负责风险控制、数据管理及系统支持,后台负责法律事务、P&L核算及报表管理;部门内部成立了策略开发小组、策略审核小组,分别负责交易策略的开发和审核;在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在部门内部设置风险管理专员,专职负责风险监控和报告。可以说已形成完整的内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风险报告体系。

  从风险监控技术方面来说,我们运用VaR、Span等技术来管理组合风险,利用VaR、Span实时监控各头寸风险情况,每日、每周产生风险评估报告。

  记者:目前许多外资投行已相继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取得牌照,很多对冲基金也在中国设点,他们在衍生品领域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同时中国本土投资银行,如中金、中信,也努力走出去,走国际化道路。面临如此形势,光大证券如何抉择?

  徐浩明:目前,走国际化道路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的必然选择。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的衍生品业务组织架构、风险控制体系和盈亏计算,都是参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证监会国际组织、G30小组等国际组织关于金融机构开展衍生品业务的有关要求,并广泛借鉴海外金融机构衍生品部门的标准来建立的。在技术系统方面,我们为金融衍生品业务配置了全球领先水平的系统。在策略方面,我们与国际知名的指数基金管理公司和数量化投资管理团队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探讨适合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数量化指数投资策略。

  在关注国内衍生品政策动态的同时,我们也在紧密追踪海外最新衍生产品发展动态,研究香港等海外市场的衍生品法规、交易制度和规则,条件成熟的时候将走出国门,进行全球资产配置,降低投资风险。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不排除与外资机构通过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共同拓展金融衍生品业务。

  记者:光大证券完成IPO之后,整体实力将大大增加,为各项业务的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请问光大证券在金融衍生品方面有什么发展计划?

  徐浩明:下一阶段,我们将大力发展卖方业务,与潜在客户初步沟通,时机成熟后正式推出A股挂钩的结构性产品。丰富和提高交易方法,大力发展数量化的、市场中性的交易类业务,开展股指期货套利、统计套利等策略性交易,继续与银行洽谈合作发行套利理财产品事宜,争取在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前后发行套利理财产品和以Long-short为主导的产品。此外,我们还将探索将投资范围逐步扩大到海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降低投资风险。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