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超市布控中国一马平川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04:00 中华工商时报 | |||||||||
王乃水 孙洪磊 新华社记者调查零售业过度开放冲击本土企业防火墙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已于12月11日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
在有着13亿消费人口、约2400亿美元潜在市场的诱惑下,不少外资零售巨头早已虎视眈眈,其加速扩张迹象异常明显。 扩张迹象明显 随着“12.11”的来临,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等外资零售巨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举扩张。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今年6月,家乐福以50家门店和77.61亿元的销售额位列外资零售企业之首,上半年其店铺增长率高达28.2%。2004年才进入北京的“冠军超市”已经开到了6家,增长速度前所未有。目前家乐福是在我国推行市场细分策略最深入的外资零售企业,除了商品种类齐全的自有大型超市以外,家乐福还以迪亚为品牌在中国经营着130多家店铺。这些店铺往往销售种类较少的食品、个人护理和清洁用品,选址通常在大厦的一楼或地下室,经营面积约为300平方米到500平方米,较容易实现迅速扩张。 而沃尔玛总裁前段时间在公开场合承认,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太慢了,“占位居首、盈利其次”将成为沃尔玛下一步在中国的主要发展战略。据沃尔玛高级公关经理曾强透露,沃尔玛计划2005年底前在中国新开10家-15家旗舰店,其中,经营成本低、市场空间巨大的二三线市场将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 麦德龙亚太区总裁顾问吕国满告诉记者,麦德龙目前在中国经营着21家仓储式商店,为酒店和餐馆等商业客户服务。公司计划今年年底前新增2家店面,明年再开10家。公司的业务扩展重点是南通等靠近大城市的中小城市,以及华中的城市地区。他说,麦德龙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早,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已经较为熟悉和适应中国市场环境,中国零售业的对外开放将为麦德龙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并购案例增多 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卫哲日前在第六届中国连锁业会议上表示,取消外商投资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使并购成为可能,因此,12月11日后发生在中国零售市场上的并购案例将明显增多。而且,卫哲也毫不掩饰百安居的“收购野心”。他说,外资进行并购的目的是“缺什么买什么”,好的店址是百安居的首选目标,其次是考虑人才和顾客等因素,百安居下一步计划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寻找其潜在的合作伙伴。 中国商业联合会有关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全球零售企业200强中,已有12.5%的企业进入我国,还有12%的企业已经进入亚洲正随时准备进入中国,另外在世界200强中还有50家积极发展本土以外的市场,虽然这些巨头目前还没有进入亚洲,但不排除直接进入中国的可能性。 目前国际上一些跨国零售企业没有进入中国,是因为它们不适合或者不了解在过渡期内如何进入,所以干脆等到全面开放后再进来。据了解,世界建材超市销售第一的美国家居货栈已经宣布2005年进入中国。有业内人士担心,目前国内不少连锁企业背后,可能早已有外资的背景,只是在等12月11日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公布时机。 可能主导内资零售业 有研究表明:以大卖场为强势业态的大型外资零售企业,目前六成以上在亏损状态下运行,这种亏损主要是由于开新店所造成的。这说明外资企业在目前布局扩张阶段,盈利根本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这在国内企业看来是难以想象的。有关业内人士表示,外资零售企业发展态势咄咄逼人,一旦零售业放开,存在外商完全主导我国零售业的可能性。 上海百联集团董事长张新生说,零售业有很多种经营业态,在大型综合性超市层面,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外商完全主导我国零售业的可能性非常大。目前国内不少连锁企业的知名度,仅仅停留在区域层面,跨地区发展由于受资金、管理、行政限制、品牌认可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发展难度较大。外资企业则基本上不受上述困难限制,零售业放开后,他们扩张起来可谓得心应手。 但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曹立生认为,从目前世界各国零售业现状来看,外国零售企业难以掌控其他一个国家的零售业。2000年全球零售额约7万亿美元,当年全球零售业200强零售额占了30%,但200强零售企业的零售额绝大部分是在本国内实现的。他说,近几年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但至2003年底,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只在3.5%左右,从这一层面看,外商似乎不可能主导我国零售业。 我国零售业市场同目前美国较为成熟的市场相比,类比性并不是很强,本土零售企业要脆弱得多。目前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是最值得跨国零售巨头下大力气占有的市场了,这使得国内零售市场竞争尤为惨烈。今后竞争发展中内资企业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融资,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实质性的根本解决,外商零售企业主导中国零售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